iPod/iPhone Dock/转接头/转接线 Lineout线性输出音质测评报告
赵宇为 于 2011.12.03 07:17:50 | 源自:www.soomal.com | 版权:原创 | 平均/总评分:09.15/1125

我们知道追求便携音源音质的用户所青睐的便携耳放是定位偏向极致的一类小众产品,我们碰巧在最近接触到了几款来自飞傲的产品,不过我们今天的文章不是要谈便携耳放,而是因它而起的一些问题。在便携式播放器中,iPod系列尤其是硬盘式的iPod Classic有着最好的口碑,Soomal曾经也对iPod Classic进行过测评,它的表现确实在便携播放器中是不错的。不过,iPod Classic的驱动力确实不够好,但它的Dock接口可以引出Lineout线性输出,这样,我们的问题和今天的主题同时出现了。通过Dock引出的Lineout是不是比耳机输出好?这恐怕是很多国内外发烧友都关心的问题,因为搜索相关关键字,可以找到很多讨论的内容。但我们相信,这篇文章会给出你不一样的、比较明确的答案。

  • 目前除iPod shuffle外,苹果在iPod、iPhone和iPad上使用了统一标准的Dock接口,在这个Dock接口的规范中有一组用于Lineout线性输出定义的接线,从Dock接口引出Lineout技术上并没有什么困难。可从Soomal的测试来看,无论iPhone、iPod Classic还是iPad,它的耳机输出表现已经有不错的表现,为什么要用Lineout呢?因为大多数制作Lineout转接线、转接头或转接座的公司认为,Lineout避开了耳机输出时的放大电路,所以信号质量会更好。这是一个看似很合理的逻辑,由于我们一直没有机会体验,所以对此没有进行过评价,毕竟苹果公司设计Dock的Lineout并不是为了高品质输出,而是为了Dock音箱使用方便。不过,在飞傲E11耳放测试中,我们发现,Lineout的输出分离度有严重问题,在我们的测试方法中,分离度只有-70dB不到,而且是20Hz-20kHz保持不变,这说明Lineout环节中各个因素都可能存在问题。

    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Dock接口本身、Dock转接头、Dock转接排线、Dock转接线、Dock转接插头插座,这都是要排除或者分析的对象。

  • 所以,我们请出今天的主角。这里有一个苹果Universal Dock,一个“工包”Universal Dock;两条长度不同的由飞傲公司提供的Dock转接线[3.5mm接口],这条线是飞傲平时调试产品使用线材,公开销售,线材由日本OYAIDE生产,理论上也算是这一领域的发烧线材之一了;一条我们购买的“张扬”Dock转接线[3.5mm输出],张扬的DIY音响线材在发烧友中也小有名气,在淘宝网想购买一条既好看又能花掉上百元钱的Dock转接线,出现率最高的就是它了;最后,还有一个Dock转接头,它同样有Dock输出,不过提供了一个3.5mm的插孔,这样搭配线材更为方便,这个Dock转接头从10多元到几十元不等,推荐购买15元以内的。

    这里要专门说明一下苹果的Universal Dock。首先,为什么有一个工包的?因为起初测试,为了省钱,在淘宝买了一个,从外观材质来看,确实很真,但我们在测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随后又在Apple Store订购了一套Universal Dock。在苹果官方网店里,Dock大概有两种,一种是目前在销售的iPhone 4 Dock,之前也有其他iPhone Dock,从ifixit.com的拆解来看,内部结构不同,另外,这种单一的Dock没有遥控操作功能。Universal Dock,其实是一个可遥控操作的底座,它兼容除iPod Shuffle外的所有iPod和iPhone,购买时带一个红外遥控器,目前最新型号为A1371。具有一个3.5mm的立体声音频输出接口和一个标注Dock接口,可以用来输出复合视频信号,也可以用来充电、和电脑USB连接同步等等。我们选择一款底座,是因为在苹果官方的产品中只有底座和一个复合视频音频输出线是具有模拟音频输出功能的。而底座同样被很多发烧友用于连接家里的音响系统。

    客观测试

  • 按照惯例,我们的客观测试开始了。测试选用专业级声卡录入的形式,结合常见的分析方式,提供直观的测量结果。不过由于各种转接设备的原因,本次测试的数据和组合较多,大家阅读下文时可能会有些辛苦,我们尽可能的分类将测试的过程以及通过结果的分析过程向大家描述清楚。由于测试时使用的Dock转接线以3.5mm插头的形式输出,所以我们要增添一些平时没有用过的线材和插头插座。测试中我们寻找了3.5mm母头的插座和转接线,但都不能达到测试要求。所以,在Dock转接线的测试中,我们使用飞傲E11便携耳放做中转,从整个测试来看,它并不影响我们对问题的分析。另外,由于Universal dock和Dock插头都需要3.5mm的输出线,我们专门精心挑选并验证线材不会影响测试结果。

    iPhone 4在Universal Dock下的表现

  • 测试项目 Dock LO Dock LO.Power HPout
    噪声水平, dB (A): -90.1 -86.9 -93.7
    动态范围, dB (A): 89.9 89.8 93.7
    总谐波失真, %: 0.034 0.034 0.0026
    互调失真, %: 0.056 0.047 0.0064
    立体声分离度, dB: -87.7 -83.8 -93.6
  • 以上是iPhone 4在Universal Dock下,通过Dock的Lineout输出得到的客观测试结果,测试时播放标准电平文件,Lineout的输出电平为-3dB,而iPhone 4耳机输出的电平为-7.4dB。表格中第一列不需特别说明,第二列结果是Dock连接电源的情况下[iPhone可以一边充电一边播放,而iPod Classic不可以]的测试数据,第三列是iPhone 4的耳机输出的数据。从结果来看,Dock的Lineout与耳机输出相比,失真度大大增加,信噪比的表现也有明显下降,但基本可以接受。分离度表现出各个频率段的不稳定,但也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大家也不难发现,在一边充电一边播放时,输出的信噪比还会大幅度下降。接下来,我们来看这组测试对应的频率扫描分析图。

    从上图看到,Universal Dock的Lineout输出谐波非常明显,分离度表现的要比耳机输出时明显更差,如果大家点击大图比较,信噪比的下降还是让光谱图的底色变得微弱的偏蓝。从这组数据,我们并不要着急下结论,但我们看出Universal Dock输出与iPhone 4耳机本身输出的几点差点,大家要在这里先大概记住。

    这几点差别是,第一,频响曲线和耳机输出时有所不同,高频有轻微衰减,难道Lineout就会有这样的变化?第二,失真度增加十倍以上,频率扫描也有对应的光谱分布,谐波有些偏多;第三,分离度也变得更差了一些。

    iPod Classic在Universal Dock下的表现

  • 测试项目 Dock LO HPout
    噪声水平, dB (A): -90.7 -94.2
    动态范围, dB (A): 90.7 94.2
    总谐波失真, %: 0.038 0.0030
    互调失真, %: 0.058 0.0061
    立体声分离度, dB: -86.5 -94.4
  • 以上是iPod Classic在Universal Dock下,通过Dock的Lineout输出得到的客观测试结果,测试时播放标准电平文件,Lineout的输出电平为-2dB,比iPhone 4在Dock上的输出高1dB,iPod Classic的耳机输出电平为-6.9dB。与iPhone 4在Dock上的表现对比来看,iPod Classic的表现趋势变化与iPhone 4类似,失真度、分离度和信噪比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恶化。从频率扫描的测试也可以得到相同结论。这里我们发现,iPod Classic通过Dock输出的频响同样发生了一样趋势的变化。

    工包Unviersal Dock的表现

    测试项目 IP4 Dock LO IPC Dock LO
    噪声水平, dB (A): -86.9 -88.2
    动态范围, dB (A): 86.9 88.2
    总谐波失真, %: 0.024 0.028
    互调失真, %: 0.042 0.045
    立体声分离度, dB: -89.8 -90.5
  • 以上是iPod Classic和iPhone 4在我们购买的“工包”Universal Dock下的测试成绩,我们目前不能确定这款工包产品的真假,或者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返修品?另外,虽然都是Universal Dock,它可能是前一代产品。从RMAA客观测试数据来看,它比正品的Dock表现更差,但趋势和特点却基本一致。不过它的输出电平也与正品有很大差别,它的电平输出iPhone 4只有-10dB,iPod Classic为-9dB。记住这两个数字,下面会对分析有帮助。从频率扫描测试来看,这个来路不正的Universal Dock的输出更是有问题,连接上设备后,即便不做任何播放程序,存在一个固定频率的明显噪声,看似很像电源问题,但这个Dock并没有外接供电。而正品的Universal Dock也不存在类似问题。

    总之,工包的这款产品不能买。而正品的Universal Dock的Lineout输出品质也令人有些意外,表现很不好。下面我们来看各种转接线、转接头的表现。

    iPod Classic、iPhone 4、iPad2在Dock接口转接头上的表现

  • 为了大家更好理解,我们将本项测试的图片再放一次,从图片大家可以理解它的作用,与转接线不同,它提供了3.5mm的插孔,搭配线材自然就方便了不少。

  • 基于iPhone4测试 Dock LO HPout
    噪声水平, dB (A): -93.9 -93.7
    动态范围, dB (A): 93.9 93.7
    总谐波失真, %: 0.0036 0.0026
    互调失真, %: 0.0067 0.0064
    立体声分离度, dB: -64.5 -93.6

    基于IPC测试 Dock LO HPout
    噪声水平, dB (A): -93.8 -94.2
    动态范围, dB (A): 93.8 94.2
    总谐波失真, %: 0.0037 0.0030
    互调失真, %: 0.0067 0.0061
    立体声分离度, dB: -71.6 -94.4

    基于iPad2测试 Dock LO HPout
    噪声水平, dB (A): -93.9 -94.5
    动态范围, dB (A): 93.8 94.5
    总谐波失真, %: 0.0016 0.0019
    互调失真, %: 0.0056 0.0056
    立体声分离度, dB: -67.5 -95.2
  • 从以上测试数据来看,在使用Dock接口插头时,它的声音输出品质基本和耳机输出时没有变化。此时,按照一般用户的说法,这两款iOS设备的确进入了“LO”的状态,因为此时它们的音量是不可调的。在播放标准电平时,iPhone4、iPod Classic、iPad2的Lineout输出电平分别为-9.5dB、-8.4dB和-9dB;而它们的耳机输出电平为-7.3dB、-6.9dB和-7dB。

    我们先来对比测试数据与Universal Dock的Lineout输出时的差别,因为这个差别确实是太大了。首先,Universal输出电平要比它们高得多;第二,Lineout状态下音量不可调,而Universal Dock可调,这点倒没有什么奇怪,因为Universal Dock要通过遥控控制音量,不过这也引出了更大的疑问,下文专门分析;第三,频响曲线在Dock插头下与耳机输出保持完全一致,而在Universal Dock下,不同设备的频响曲线完全一致。即Universal的模拟输出在不同设备下,频响曲线却是极为近似的,而iPhone 4和iPod Classic的耳机输出频响风格是有不同的;第四,Dock插头的Lineout输出的各项数据与耳机输出时基本没有差别;最后,Dock插头输出时,分离度奇怪的变差了很多。

    Dock插头输出分离度变差的问题,也正是我们决定去进一步测试各种iPod配件Lineout的原因,因为我们在之前的飞傲耳放测试时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而且曲线和数值也基本一样。我们看到iPhone 4、iPad2、iPod Classic在此时的分离度只有-70dB甚至更差。这样的分离度,对声场,声音的通透程度,已经明显可以察觉。

    iPod Classic在Dock接口转接线上的表现

  • 下面这组测试使用的线材照片,如图所示,不过测试的方法稍有些特别,由于线材的输出接口为3.5mm插头,我们没有找到足够好品质的转接线和转接头[秋叶原3.5mm木头转莲花口线会带来明显噪声],所以我们只好使用飞傲E11耳机放大器作为转接,由于它的输出素质不会构成严重瓶颈,而我们需要分析的项目也主要基于分离度,所以,这个方案也没有什么问题。
  • 测试项目 日本线 张扬线 IPC HPOut
    噪声水平, dB (A): -93.7 -93.8 -94.0
    动态范围, dB (A): 93.8 93.8 94.0
    总谐波失真, %: 0.0020 0.0020 0.0030
    互调失真, %: 0.0061 0.0060 0.0061
    立体声分离度, dB: -71.6 -71.9 -93.9
  • 以上的测试数据是iPod Classic连接两种线材时得到的结果,由于长线和短线没有差别,不同品牌线差别也很小,而转接线的结果与上面一个项目转接头的测试结果差别也很小,iPhone 4下测试结果也与转接头测试时趋势类似,所以我们不再这里罗列。如果一定要细究线材的优势,只有在总谐波失真一项,Dock接口转接线的失真度比Dock插头稍小[使用普通1米3.5mm to RCA连接线]。但我们发现,使用Dock接口转接线的分离度问题和Dock接口插头分离度问题完全一样,而且数值都几乎一样。当然,在测试时它们的输出电平也是与Dock接口插头输出电平一样。需要说明的是,张扬的DIY线材,只能用于iPod Classic而不支持iOS设备[连接后不能输出声音,手机扬声器会工作]。

    进行完Dock接口的转接线和转接头测试,我们明确几个问题。第一,Dock转接线和转接头输出品质没有什么差别,几百元的线材和十几元的插头配上合格的线材,没有太大区别;第二,此时,可以确定是iPod或iPhone的Lineout接口在工作,它的输出特性和耳机输出时几乎没有差别;第三,分离度明显恶化,而且较为严重。

    小结:这里进行一下小结。无论iPod、iPhone还是iPad,它们的耳机输出都有不错的品质,而大家为什么要使用Lineout?因为大家为了追求极致的更好的输出品质。从客观测试来看,第一,苹果官方的Unviersal Dock,输出品质的客观数据变差,输出风格可能有所变化,这让我们怀疑,这到底是不是Dock接口的Lineout?或者又进行了怎样的处理?是加了放大电路?还是引出Dock的数字信号?第二,无论转接头还是转接线,它们的输出电平都要稍低于对应设备耳机输出,它们的声音输出水准与耳机输出时基本没有差别,它的整体表现要比Unviersal Dock更好。但它的分离度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它的听感上到底有什么不同。

    主观听感测试

    为了更好的进行测试,我们使用常用的头戴式耳机AKG K701、森海塞尔HD650,耳机放大器使用乐之邦HP11和飞傲E11;音箱我们使用睿韵MS88和创新HD50,而音源部分则是我们上面测试过的iPhone 4和iPod Classic搭配各种各样的转接输出。测试中我们还是以耳机耳放的监听为主。

  • HPOut和Lineout转接线/头对比:我们使用iPhone 4和iPod Classic的耳机输出和Lineout输出直接连接到乐之邦HP11耳机放大器上,用K701和HD650耳机进行监听。我们知道,耳机输出和Lineout的不同不仅仅在输出电平不同[电压不同,Lineout更低一些],耳机输出部分输出电流也会更大,虽然对于iPhone 4、iPod这样设备来说电流不会特别大,但当将他们接到耳放时就有所不同了。iPhone 4和iPod Classic的耳机输出不仅仅是电平高,自然驱动力也更好,在耳机输出接口至HP11时,K701和HD650的中高频密度都明显更好,高频部分相对Lineout似乎稍有修饰,解析力明显表现更好。在K701上,中频部分声音比Lineout时更厚,而HD650上中频被推的更舒展,人声表现更松更立体,但层次似乎稍差不够干净。总体来说,同样连接HP11驱动耳机,iPod和iPhone的耳机输出比Lineout的声音解析力更好,高频表现更出色,声场更开阔,动态也更好一些。而Lineout明显显得柔和,动态相对不好,解析力稍差,而高频的瞬态、细节、解析力和声场差别都非常明显。以上测试,在飞傲E11上,会显得差别没有这么明显,但趋势相同,尤其是高频,我们在之前E11测评中谈到它的高频似乎不如iPod直接输出时更好,我们今天再次仔细验证发现,这就是Lineout输出导致的,而不是E11耳放本身的问题。我们认为,使用Lineout没有什么优势,反而劣势明显,尤其是在iPod Classic上。Lineout与耳机输出的差别,并不仅仅是输出电压[电平]不同。

    Universal Dock的表现:我们在这里要将Universal Dock单独来说,从客观测试数据来看,它与普通的Lineout输出是不同的。因为无论iPhone 4还是iPod Classic,在Universal Dock的输出线,它们的频响曲线都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像Unviersal Dock……而不是本身的Lineout或者耳机输出时的表现。而且,iPod Classic和iPhone 4在Universal Dock下的输出电平分别为-2dB和-3dB,而它们的Lineout输出电平为-8.4和-9.5dB,7个dB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差别。Universal Dock并不是简单的输出Lineout信号。里面有放大电路的可能性较大。而使用数字信号引出进行模拟转换的可能性不大。

    从主观听感来说,Universal Dock的输出声音风格和Lineout或者耳机输出有了较大的不同,从音色风格来说仍然没有特别大差别,仍是很中性的风格。但它的动态表现明显更好,低频量感即便连接在音箱上也会觉得明显增强,整个声音的厚度,尤其是中频和中低频与Lineout、耳机输出有较大差别。男声的表现要比它们厚实得多,交响乐等大编制音乐也显得动态明显更好。不过它的高频的细节变得明显更差,整个声音的解析力也下降了一个档次,整个声音足够饱满、气势也较好,但高频显得不够通透,低频解析力一般。如果同样作为背景音乐存在,或者玩游戏、看电影,那么Universal Dock的动态优势和更饱满的声音会有一定的优势。但如果打算提高声音品质,连接耳放,那么细节上的损失还是有些过大了。

    总结

    通过本次测试,我们有很多的意外收获,也遗留了一些没有完全找到答案的问题。例如苹果的Unviersal Dock的模拟输出,到底是如何处理的?从声音风格的变化程度,失真度的大幅度变大,以及它的体积、成本等考虑,我们仍然推测应该是里面加了放大电路。需要说明的是,在苹果的Dock引线规范中,只有一组Lineout输出可用,没有将耳机输出从Dock引出的规范。而Dock中,自然也有可向外接设备供电的引脚,比如我们看到一些USB声卡或者USB读卡器在工作。所以,我们做出以上推测。

    除此之外,为什么Dock转接头和转接线的立体声分离度会变得很差,而且差的结果都那么的一致?我们手里恰巧有一款为iPhone 4设计的电池壳+耳放的产品,它的立体声分离度毫无问题,它同样是通过Dock接口的Lineout引出的模拟信号。又或者Universal Dock不是引用数字信号[可能性很大],那么以上两点基本可以说明苹果的Dock Lineout在设备中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而是目前市场中也许所有的Dock转接头形式都是存在分离度问题的。但这是什么造成的呢?

    当然,有了以上的结论和本文的主观、客观的测试,我们发现,为iPhone或者iPod去选择一条Dock引出的Lineout线,为了追求极致的提升音质的做法是可笑的。虽然从逻辑上来说,避开耳机放大电路,选择最原始的信号是说得通的。但理论不结合实际,而且这种做法还被广泛认可,实在是令人感到意外。喜欢如此搭配的用户,一般都是发烧友,身边的器材和自己的经验以及对音乐或器材的热爱程度不容置疑。但在我们今天测试设备上,明显可以听出Lineout输出时的问题,以及使用本身耳机输出至耳放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难道大家都没有尝试过?更何况从十几元的转接头到几百元的转接线,它们的分离度问题严重,对声场、对高频都有明显的听感上的影响。也许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耳机输出和Lineout他们并在乎其中微小的差别。而对于关心这个话题或已经在使用的用户来说,他们自然是想通过Lineout来提升声音品质的,但我们认为,目前Lineout转接头转接线输出品质要比耳机输出至耳放更差,差别明显,完全没有必要选择。至于苹果的Unviersal Dock,对于提升音质来说也基本没有帮助,但它对声音的动态、密度等方面有所改变,但仍是弊远多于利,同样不是一个提升音质的好选择。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01.129.***.***
    101.129.***.***
    既然是对比,就该有耳机输出的测试数据,很疑惑没有。自相矛盾的是,主观上认为指标较高的耳机输出口,高频较lineout来讲多了些修饰?修饰啥意思?失真?主观上…………
    通常意义上讲lineout和phoneout最明显的区别莫过于于频响上的变化。毕竟多了一套电路。咱们且不去考虑其他因素吧。主观评测为什么差别那么大。打个比方吧。A君听力范围是25-15k,B君超能力20-19K,对于A君来说评价体系自然在其听力能力内,相较与A感觉很好的系统在B耳中可能是垃圾,因为他的听阈比A大(动态范围上也有类似情况)。夸张一点就好比一个高保真的电话听歌让你难以忍受一样。当然我不是否认客观评价体系。就是因为有些因素客观评价体系现阶段无法评价而已,才会有主观评价的东西。如何客观的看待主观是个哲学问题。
    发表于2013.09.05 18:24:19
    122
    101.129.004.***
    101.129.004.***
    发表于2013.09.05 16:34:26
    121
    218.079.078.***
    218.079.078.***
    发表于2013.08.30 22:45:27
    120
    221.172.062.***
    221.172.062.***
    发表于2013.08.23 01:10:20
    119
    114.221.***.***
    114.221.***.***
    这个有道理,不知道怎么分析
    发表于2013.08.22 13:14:17
    118
    049.072.151.***
    049.072.151.***
    发表于2013.07.21 12:16:03
    116
    124.068.001.***
    124.068.001.***
    发表于2013.05.29 19:01:07
    115
    060.163.008.***
    060.163.008.***
    发表于2013.05.08 19:51:13
    114
    114.036.185.***
    114.036.185.***
    发表于2013.04.21 09:37:09
    113
    222.130.182.***
    222.130.182.***
    发表于2013.04.09 10:13:05
    112
    041.223.117.***
    041.223.117.***
    发表于2013.02.13 17:05:57
    111
    221.227.107.***
    221.227.107.***
    发表于2013.01.10 21:07:18
    110
    218.065.096.***
    218.065.096.***
    发表于2013.01.07 11:13:55
    109
    123.120.131.***
    123.120.131.***
    发表于2012.12.29 13:54:49
    108
    221.130.033.***
    221.130.033.***
    发表于2012.11.11 23:24:22
    107
    121.204.036.***
    121.204.036.***
    发表于2012.10.05 20:03:26
    106
    180.160.213.***
    180.160.213.***
    发表于2012.09.26 20:21:41
    105
    10

    此帖使用Android提交
    发表于2012.08.21 14:29:46
    104
    119.246.***.***
    119.246.***.***
    工夫只做了不半,测试做了,数据分折做了,原因未明,也没有深究,笔者从没有怀疑仪器有没有问题,没有取用第二套检测仪器作对比,单凭单一客观测试,再看图解说,加上主观意念,先入为主,欠缺小心求证,应该只是小型小规测试,看开路测试便知一二,没有科学性可言。
    森泃妏蚚iPhone枑蝠
    发表于2012.08.21 03:08:57
    103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2649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