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生专访:我的音乐信仰
赵晓生 东方宣教 于 2013.04.11 17:38:37 | 源自:东方宣教教育资料网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20
日前,东方宣教有幸拜读了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赵晓生教授的著作,并对赵晓生教授作了一次围绕“音乐与人生”的专访。赵晓生教授就其对音乐的理解和传承,以及钢琴在中国的发展等为题,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分为:音乐与信仰、我的中国钢琴梦、我的音乐心路以及我的学术观点四大部分。

  • 音乐与信仰

    问:中国音乐界,很多见过您的人,都说您是一个“怪人”,是一位集钢琴、作曲、著述于一身的“怪人”。每个人都会惊讶于您的学识渊博、见解独到,有什么秘诀吗?

    答:我是一个生活经历极其简单的人,7岁开始学钢琴至今已经整整一个甲子,可以说,音乐就是我的全部。除了音乐,我没有其他任何东西。音乐对于我几乎成了宗教。我虔诚地皈依于他,匍匐于他的脚下,崇敬仰望他,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他。尽管这违背了我童年的本意,但是或许这就是天意。艺术这东西,靠人云亦云是行不通的,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要有个性。有个性的艺术才有生命力。

    我小时候弹钢琴就喜欢弹自己写的曲子,因为没有学过作曲,所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后来六十年代提倡“民族化”,这个观念倒是给了我很多奇怪的想法,比如钢琴能不能发出民族乐器的声音?虽然受到当时文化氛围的制约,但是尝试创作习作,对自己的创作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还是大有裨益的。

    问:钢琴中的“照谱弹”怎么理解?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呢?

    答:我们常说的“照谱弹”,是很有学问的。我们弹琴首先要把谱面上的东西领会清楚,再下来就是深层的东西,也就是音乐的构造力。就像一棵树,我们先看到的一定是树叶、花,树根是看不见的,但是树根却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对一个作品的理解往往就像是看一棵树一样,是倒过来的过程。第三层就是要用自己的心灵去反映、折射作曲家的心灵。谱面上的东西可能一目了然,但是乐谱背后的东西却是深不可测。莫扎特、贝多芬、德彪西……他们都在想什么呢?也许我们要用毕生的经历去追求。这种追求的过程是很大的享受,也是一种很苦的差事。有时候要思考很久才会找到一种能折射自己内心的语言。

    问:您是一个即兴演奏能力很强的作曲家,别人都是有乐谱的,那您的作品没有乐谱,别人能学吗?

    答:即兴演奏的有些东西,我是跟阿炳学的。《二泉映月》全本不叫这个名字,是杨荫浏先生根据曲意起的。阿炳演奏都是没有乐谱的,每次演奏可能都不一样,听的人多了,就拉长一点,心情不好,就慢一点,心情好了,就快一点……他当时告诉杨荫浏先生说,这叫“依心曲”。过去都是口传心授的,如果写出乐谱来,作品也就死了。而我想让它活着,所以就不能写下来。别人如果想弹我的作品,完全可以依自己的心弹,从自己的心里发出声音。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在变化,有一部分消失了,有一部分又更新了。当然,这种即兴创作是比较困难的,需要有一帮人不断地做,做钢琴民间艺人!车尔尼说过,贝多芬的即兴演奏有极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虽然错音一大把,但是其中的震撼力绝对超越他的《“热情”奏鸣曲》。

    问:即兴钢琴对钢琴学习者对音乐的理解有什么帮助吗?

    音乐里蕴藏着很多东西。比如说,舒伯特是色彩大师,但是他的色彩与德彪西是不一样的。德彪西的色彩是眼睛可以看见的,但是舒伯特是心灵的色彩,是盲人可以感受到的色彩。贝多芬的色彩很强烈,但是又很简单。斯克里亚宾的每个音都有不同的色彩。即兴中瞬间的狂喜和痴迷,是我最大的快乐。

    问:怎么看待现在艺术创作的创新和继承呢?

    答:任何一个个体的“人”,在社会构架中,永远不可能孤立存在于历史、环境、集体潜意识、文化基因传递之外。任何艺术品的创造,无论艺术品的创造,无论“创造者”多么独一无二激进反叛,事实上他所创造的艺术品总有着对自己“文化祖宗”的“继承”,对周围同人的“借鉴”。任何创新不会是空中楼阁,不会是平地而起,我们可以清晰地提炼出存在于各国、各族、各历史时代乃至全人类文化中的“文化遗传基因”。贝多芬是听不见任何声音的,但是他却听到了所有音。人的悲剧在于听不见应该听见,看不见应该看见的。所以要看到真相不太容易。要听见“希声”之“大音”也同样不太容易。于是,人类经常被假象所蒙蔽,把假象误认为是“真相”,并以此出发认识问题认识世界认识人生。

    问:您多次笑称自己是“八大国标上海音乐人”,即:大声说话,大步走路,大口吃肥,大杯啤酒,大碗吞醋,大把啃葱,大嘴咬蒜,大盆嚼辣。作点曲,弹点琴,写点书,凑点诗,天天遛狗。这是您每天的真实写照吗?

    答:俗话说得好,生乃死之前奏。这就是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的哲学含义。我永远不能明白,人的“现在”要由“财力”代表!财力对于人生究竟有多少意义?一个人一生能够用去的“财力”是非常有限的。我从未关注过任何财力,我没有股票,没有基金,不理财,但是我活得绝不对比腰缠万贯的“能代表现在的有财力之人”感觉“断送了一生”!我向来鄙视拜金主义,宁可两袖清风!

    记得有一次,我在三十吨渔船上漂流东海。不要听是“三十吨”,在大海中真是连孤叶都算不上!卑微感、无助感、渺小感、迷茫感油然而生,挥之不去!先吐吃下去的东西,再吐酸水,再吐清液,最后吐血,等到血也吐不出来的时候,魂也归入大海。此番经历永世难忘,让我懂得,人没有理由自大!

    问:谁想要成为权威,谁就成为权威的奴隶;他想成为哪个事物的权威,他就是哪个事物的奴隶。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答:别人的自由就是我们自己自由的充分必要条件!从学术范围衡量,只有不断的自我超越而不是成为所谓的“权威”,才是保持学术不断进步的生命力所在。

    问:人类有渴望交流的本能,这一点似乎在很多教育当中都是被忽略的。

    答:那些真正走火入魔的人必定是将自己的心封死的人,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真理,什么言论都听不进去,这样肯定出问题。

    问:对于小孩子,我们大人有许多要向他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他们纯净的眼睛,简单的判断,直率的表述,没有阴谋的思考。

    答:没有阴谋的思考,妙!人都是被阴谋所累,害人害己啊!人的恶习都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呢?还是人性中有“恶”的种子呢?这些都是很哲学的思考。

    我的中国钢琴梦

    问:钢琴这件乐器从1709年问世至今,已经走过了三百年的辉煌岁月。钢琴传入中国也就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真正进入民众的社会生活当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钢琴作为西方音乐“王冠上的明珠”主要在城市上层社会中流传。自从钢琴传入中国,就会面临这件乐器的中国化问题,也就是钢琴的“中国风格”问题。

    答:第一批具有真正文化意义上的“中国风格”钢琴曲应当是1934年由俄国作曲家齐尔品发起的“中国钢琴曲征集”活动。在这次征集中获奖并留存下来的主要有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一等奖)与《摇篮曲》(三等奖),老志诚的《欢乐的牧童》(二等奖)等。

    问:其实,在这些探索性创作的过程中还是有着许多焕发出原创性光辉的地方,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不是一部典型性的作品?

    答: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出现具有相当的典型性。一方面,它反映了钢琴这件乐器来到中国近百年,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它作为西方音乐文化媒介工具的地位。这件除管风琴外体积最大、份量最重的庞大乐器把西方钢琴音乐的历史、文化、传统、语境也一并带来东土;另一方面,《黄河》以及与其同时产生的《春江花月夜》、《三六》、《梅花三弄》、《绣金匾》、《翻身道情》、《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一批钢琴作品,集中反映了钢琴这件西方乐器来到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在中国文化氛围中,在中华民族话语环境中所发生的新情况。通过几十年来尤其近三十年来几代作曲家共同努力,积累起来不同于西方钢琴文化表述方式与话语环境的中国钢琴文化表述方式与话语环境,这一系列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钢琴语汇,可称之为“中国钢琴语境”。

    问:中国钢琴音乐具有其特殊性,集中在于中国作曲家在钢琴创作时是基于中国文化传统、富有民族表现色彩、区别于西方钢琴音乐文化传统的那一部分。您觉得中国钢琴音乐的特殊性在哪里呢?

    答:语言形式来自生活。任何国家的音乐都基于其民族使用的语言。作为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不同于西方音乐的许多特征。作为汉语与西语“音乐性”上的最大差异,在于汉语是“一字多韵,一字多声”,而西语(不论德、俄、英、西、意语)则“一词多音,一音一声”。西语有单音节词与多音节词,但不论多少音节,其每个音节只有“一声”。每一个音节都只发一个声音,并不存在汉语中的“四声”差异。因此,每个音节发音都是清晰而单纯的。汉语则不同。汉语往往“一字多韵”。更麻烦的,汉语中同样发音还有“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差别。方言“声调”更多。“声”不同,语义完全不同。若此字入词,声调处理之重要性可见一斑。

    问:中国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应该与汉语的音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答:中国语言,特别是汉语有着“一字多韵”、“一音多声”的特征,这对形成中国音乐的语调及语法影响很大。中国古代音乐(无论民间音乐或是文人音乐)均与语言关系极为密切,可谓二位一体。中国古代音乐依我所见都是“念”出来、“吟”出来、“读”出来、“唱”出来的。念、读、吟、唱,由语言引发,构成整部中国文学史,亦即中国音乐史。音乐史在明清小说之前,几乎完全寓于文学史之内。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体、唐诗、宋词、元曲,哪一路不是“歌”,不是“吟”、不是“唱”?由此长期积累,音乐直接源于语调,即使后世脱离歌曲而“创作”的“纯音乐”(古有“琴曲”、“琴箫合奏”、“丝竹”,后有“独奏、合奏”等“器乐曲”),其语法规律与语调升降在意识中仍然依据着汉族语言特征。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四声与曲调大致吻合。倘若用苏北话把词多念几遍,就能“念”出现在的曲调来。

    问:对中国钢琴曲的旋律进行说、诵、吟、唱,领会其中包含的潜在语音特点,对于掌握理解旋律内容极其重要。中国钢琴曲主要有哪些突出的特征呢?

    答:中华艺术历来讲究“气韵生动”。由于汉语的声韵与西语不同,在音乐上带来一系列重要区别与影响。首先,二者的气韵各不相同。“气韵”二字,内涵十分丰富,“气”与“韵”是两个不同概念。气主内,是内力,内气,内在的张力;韵主外,是外泄,外功,外部的表现。气若梁柱,韵为雕镂。韵之精雕细镂依附于气之柱稳梁正基础之上。从气韵角度衡量,中国钢琴音乐在意象上崇尚“高洁虚雅”,如《夕阳箫鼓》、《阳关三叠》、《二泉映月》在旋法上出现“虚音”与“实音”的差别,不像西方钢琴音乐,所有音均为“实音”,其对比体现在“强音”与“弱音”,不论“强”与“弱”,都是实音,并不存在“虚音”。至于德彪西音乐中出现的“虚音”正是汲取了东方音乐的意境感受而生化出的,并非源于欧洲音乐传统。

    问:您在微博上以“我的中国钢琴梦”为题谈了很多关于钢琴“中国风格”的思考,这是基于什么考虑呢?

    答:让中国钢琴发出中国声韵才为正道!

    问:在钢琴上弹京戏必然会出现大量的新问题,首先面临的就是节奏问题。因为中国音乐的节奏体系与西方完全不同。沈知白先生对此也曾做过精辟的概括:“外国音乐做广播操,中国音乐打太极拳。”那您觉得应该如何找到一种新路呢?

    答:要寻找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新路是非常困难的。拿首民乐曲,拿首民歌,弄点对位,加点和声,搞些织体,玩玩结构,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不是在钢琴上模仿已有的民族乐器音响。当然,作为起步,某种模仿是必须的。但模仿笛子、模仿琵琶、模仿琴筝、模仿唢呐,应该不是我们最终目标。令我最为困惑的是,始终感觉不曾找到真正属于中国钢琴的中国音响。和弦构成,和声进行,分解和弦,背景织体,都是西方的,一直怀疑都是穿着马褂打领带的改头换面。

    问: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也将近走了近百年的历史,在世界钢琴音乐历史长河中属于浪花一朵。在这近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钢琴音乐从起步、摸索到发展,再到走向世界舞台占有一席之地,其中都有很多成功的佳作。这里,不禁想问,中国钢琴音乐真正登场了吗?中国钢琴何时才能真正登场呢?

    答:如果问到中国钢琴音乐是不是真正登场,这个问题很难界定,并且也很难回答说是已经登场,或者还没有登场,因为中国钢琴音乐的作品在世界的各种比赛和音乐会都在频繁地出现。这里我只想从四个方面来谈,第一,在文化、思维、意象、境界、技术等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层面上,中国钢琴音乐存在着与西方钢琴音乐不同的“话语环境”,也就是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问题。这一“中国钢琴语境”为进一步发展中国钢琴文化展现了广阔前景,开辟了现实途径。

    第二,迄今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已经在声韵、气韵、装饰、音色、节奏、奏法、踏板、结构等不同层面上的八个方面为钢琴表演艺术增添了许多鲜活的有趣的新技术,极大扩展了钢琴这件西方乐器的表现力,促使它发出许多带有自身特点的新音响。这是中国钢琴音乐对世界音乐文化宝库做出的贡献。

    第三,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一方面在努力融合东西方文化发扬本民族文化的特征,但从另一方面看,体现这些民族文化特征比较突出的作品多半出自对古曲或民间乐曲的移植改编,或对民俗风情的借鉴。在创作上这种文化特点并不十分明显。表面性的、情景性的、音响性的模拟甚于对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的发掘。作为作曲家个体的精神层面之深度尚相当缺乏而肤浅,个性不强,想象力不足,原创性薄弱。

    第四,中国钢琴音乐尚有巨大发展空间。我近几年不断巡回开办讲座音乐会支持海伦钢琴也是出于完成我的中国钢琴梦,支持其发出中国钢琴音响的理想。实现“在中国制造的钢琴上发出属于中国文化的中国音响”不是民粹主义,是要显示出中华文化精粹在当今所能焕发出来的崭新光芒。我现在已自行逐渐退出音乐历史舞台,看着新的一代涌现出许多有才干的精英,我将我曾经有过的梦想告诉他们,希望有朝一日他们会把梦想变为灿烂的现实!基于这些认识,我认为,只有不断地凸显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积极探索拓展创作空间,不断地在“中国钢琴语境”中健康发展钢琴文化艺术,中国钢琴音乐才会更快、更好地登上世界的音乐舞台。 

  • 我的音乐心路

    问:音乐是什么?对每个从事音乐学习、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需要经过反复思考探究的问题,能谈谈您的音乐观吗?

    答:我觉得可以从这样几方面来理解和洞悉音乐:1、音乐是体验、是感受、是最直接以音响给人的心灵以体验和感受;2、每一个音的孕育、发生、持续、消失,都是一次完全的生命过程;3、每一个音中所包含的内涵都是生命体的凝聚、浓缩和缩影;4、每一个音的协作与演奏都是创造生命的过程;5、只有体验的更新才能赋予音乐以新的生命。

    问:现在的艺术类院校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答:学科分离与隔阂已成为当前的重大为题。

    问:今日您在微博上与粉丝围绕着“钢琴的声音”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什么原因让您想起了乔布斯?

    答:乔布斯说过“永远倾听心中的声音”这直入音乐灵魂的话语,使我不能不会怀疑乔布斯是否乃“专业音乐家”。人的毛病是不去激发每架钢琴固有的灵性,却总是以“征服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压迫、摧残钢琴。很少想到与他平等交谈、平等交流、平等互利。所谓“好的钢琴家”就是可以在任何钢琴上发出这架钢琴包含的最好的声音。

    问:您对钢琴考级怎么看?

    答:欧美主张从音乐中学习。任何好听的曲子一旦考起来都难听无比。必须在音乐中学乐理。考级本身并没有错,要把考级与任何音乐外附加目的脱钩,呼吁全社会端正多考级的观念,明白学习钢琴是学音乐、学艺术、学文化,考级本事不是根本目的。必须做到不浮躁跳级。

    我的学术观点

    问:巴赫音乐中什么东西是令您着迷的?

    答:巴赫的音乐体现了人类知性与天性的一致。天性的真性情的自然流淌;知性为大智慧的高妙构建。能如巴赫一般既有真性情又有大智慧,情感与理性,想象与控制,体验与思索,二位一体,二极合一者,是在绝无仅有。他的大智慧,将宇宙凝为音乐,将音乐化作宇宙。

    问:20世纪音乐是在变革中发展的。这个时期的思维变革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吗?

    答:简而言之,古典主义崇尚形式的完美无缺、各部分之间的匀称、风格的纯净;往往利用现存形式表现自我,而不是刻意追求创造新的表现形式。浪漫主义则沉湎于情感的极度外泄,采取直接的、个性化的手段抒发情感,并往往将热情置于外形完美之上。20世纪初期的作曲家们必然另寻出路,如同一个反叛父母的“不孝子”,不但要从他们先辈的控制和影响下解脱以争得自由,而且必须同时与自身“遗传”的浪漫主义细胞作斗争。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曾把光明与和谐之神阿波罗比作古典主义,将狂欢、陶醉的酒神狄俄尼索斯比作浪漫主义。20世纪初作曲家们从“狄俄尼索斯主义者”转变为“阿波罗主义者”便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向。

    赵晓生精彩语录:

    • 人生两件事是不能操纵的,一是生,一是死。人所能控制的只是在这两者之间的“过程”。
      应该让自己和别人都快乐,这不是享乐主义,而是伟大的理想:让全人类都活得更好。
      我觉得人要保持一种原始的创造力!
      人的悲剧在于,听不见应该听见的,看不见应该看见的。
      我们要继承“苏格拉底式”的理性辩论,对问题尖锐,对个人友善。
      人的内心有着深刻的与生俱来的痛苦。
      我觉得人如果能抱着以下的两种态度生活,就是无敌的——一是无所顾忌地付出爱,一是永远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生活,感觉到自我的生长性是无止境的,那么人的内心就一定是幸福快乐的。
      真正善意但是一针见血的直率批评建议,事实证明在极多的情况下是完全无用的。
      气主内,是内力,内气,内在的张力;韵主外,是外泄,外功,外部的表现。气若梁柱,韵为雕镂。韵之精雕细镂依附于气之柱稳梁正基础之上。
      巴赫的装饰精细,莫扎特的装饰灵巧,肖邦的装饰委婉,贝多芬的装饰直率。
      中国古典音乐以高、雅、虚、静为境界追求目标。
      音乐,是一种智慧。最广阔无际的空间有两个:一是浩渺的太空大宇宙,二是深邃无底心灵小宇宙。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73.181.003.***
    173.181.003.***
    发表于2019.05.07 13:06:13
    5
    117.136.008.***
    117.136.008.***
    发表于2014.12.04 11:08:34
    4
    208.110.***.***
    208.110.***.***
    acwell删除此贴于2013.09.17 16:26:27
    发表于2013.09.17 15:23:06
    3
    03
    这才是艺术家,音乐家。
    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现在说理想,是不是都戒了?
    发表于2013.04.12 13:50:12
    2
    拜读了...
    发表于2013.04.11 23:14:41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0644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