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音乐家的“乐坛反攻”
李瑾 于 2014.06.27 18:46:41 | 源自:音乐周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20

上世纪40年代,美国迪斯尼曾经有一部名为《幻想曲》的影片,当时坐在乐池里的音乐家几乎是清一色的男性,唯有两位演奏竖琴的音乐家是女性。1982年,著名的柏林爱乐乐团走进了第一位女性。1997年,一向排斥女性的维也纳爱乐乐团,终于吸收了第一位女性音乐家。如今这个数字已经开始呈现几何式的增长,不仅乐团女性音乐家的数量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已经成为著名交响乐团的一线管理者。从这些数据中和事实中,人们开始意识到:男性独霸乐坛的历史,正在被改写。

  • [数字] 女性能顶半边天

    近20年来,美国十大交响乐团中,女性在交响乐团的比例开始呈现高增长的趋势。美国交响乐协会的一项数据显示:2011至2012年,美国交响乐团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已各占50%,到了2012至2013年,女性人数已开始超过男性。如美国圣路易斯交响乐团,女性51人,男性45人。

    女性在交响乐团担任高管的人数比率也在上升:美国十大交响乐团中,女性担任高管的比率已接近50%。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芝加哥交响乐团协会主席黛博拉·卡特和费城交响乐团团长奥里森·沃尔加莫。美国交响乐协会副主席伯利·凯恩(女性)说:“这是一个无法阻挡的趋势。我不得不说,女性在交响乐团中的地位和数量,完全是靠她们自己的才干和能力,打下来的‘半边天’。男性统治乐坛的历史,将被改写。”

    [偏见] 女子不如男

    女性进入乐团并逐渐改写男性独霸乐坛的历史,跟美国当时风靡的女权运动和引进公平竞争的“拉帘考试”不无关系。

    苏珊·斯劳特是圣路易斯交响乐团的前任首席小号演奏家,她于2010年退休。至今她还记得1969年圣路易斯交响乐团考试的情形。“那个时候,是没有拉帘考试一说的。演奏家只要往台上一站,大家很清楚地知道演奏家的姓名和性别。当时的大提琴首席约翰·圣·安布罗吉奥如果听到是女性在演奏,他会起身走到后台,闭着眼睛揣摩女演奏家们演奏的水准和音乐表达,试图避开先入为主的性别歧视心理。那个时候,女性不能演奏铜管几乎是音乐界的共识。时任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指挥大师祖宾·梅塔就公开对乐团委员会宣称,他绝不赞同纽约爱乐的铜管声部聘用女演奏家。”

    那个年代,美国很多名团的男性演奏家都不能接受女性跟他们同在一个声部演奏。有些男性演奏家甚至会因为有女性演奏家的加入而拒绝跟乐团续约。1968年至1975年间,路易斯交响乐团开始吸纳为数不多的几位女性演奏家。直到1979年,指挥大师雷纳德·斯拉金引入“拉帘”考核,情况才开始有了质的改观。

    [拉帘] 公平竞争的开始

    1970年,一位非裔演奏家起诉纽约爱乐乐团的事件,成为女性在美国职业乐团地位变革的转折点。

    洛杉矶乐团总监和主席黛博拉·博达回忆说:“自那个起诉事件之后,整个情形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美国几乎所有的乐团都开始调整方针,准备吸收女性演奏家。随着‘拉帘’考试的展开,越来越多的女性演奏家通过了考核。我们当然希望吸收最好的演奏家进入到乐团。”当时的苏珊·斯劳特就是这样考上了圣路易斯交响乐团小号手的职位。她说:“考试拉上了帘子,人们评判演奏家的标准就不再是看,而是听!”

    自那以后的几十年,苏珊·斯劳特从一名普通的小号演奏员一直做到了首席小号的位置。29岁的卡琳·布里尼克说:“拉帘考试给予了每一个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当然,谁都不知道最终的结果如何。但是,结果会很公平。”

    [壁垒]女性进入欧洲乐团进程缓慢

    自从维也纳在1974年吸收第一位竖琴演奏家之后,欧洲乐团也开始了吸收女性艺术家的进程,但其相对于美国而言进展得非常缓慢。

    1997年2月28日,维也纳爱乐乐团巡演美国,但是迫于美国女权运动的压力和可能发生的示威游行,乐团成员在巡演出发之前被迫举行特别会议,商议认可女竖琴家安娜·里克斯在乐团中的地位。时任奥地利总理维克多·克里马认为,当时的决定完全是迫于美国女权运动的压力。即便如此,投票赞成认可安娜·里克斯乐团地位的人数也仅有少半数。

    2005年,西蒙妮·杨成为维也纳爱乐乐团第一位女指挥。2008年,小提琴家阿尔贝拉·达尼尔沃拉成为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家。然而截至2013年,维也纳爱乐乐团也仅有6位女性演奏家。

    2012年底,除了柏林爱乐乐团的女性音乐家人数比例占14%之外,其他德奥乐团的女性比率不超过6%。英美乐团的女性比率相对较高:伦敦交响乐团的女性人数比率为30%,纽约爱乐乐团为36%。维也纳爱乐乐团主席克莱门茨·黑尔斯伯格透露,维也纳目前招聘音乐家全部采用的是封闭式拉帘考试,女性比率低并非偏见所致,言外之意是优秀女性音乐家的人数和质量本就有限。

    男性对于女性传统偏见仍然在持续。典型的实例要算2013年首度亮相BBC逍遥音乐节中的美国女指挥家、巴尔的摩交响乐团音乐总监马琳·阿尔索普登台亮相时,俄罗斯指挥大师瓦西里·彼得连科对女性指挥家的那一番歧视言论:“男性在指挥舞台上的性吸引力通常较小,这有助于将心神专注在音乐上。而一个站在舞台上的甜美女孩足以让听众们心猿意马……”同样的言论也出现在圣彼得堡音乐总监尤里·特米尔坎诺夫2013年9月的采访中:“指挥专业的本质是坚强,而女人的本质是软弱。”

    看来,女性若想真正在音乐舞台上跟男性平分秋色,分得半壁江山,尚有相当一段时间的路要走。不过从目前女性在业界的上升趋势来看,女性在乐坛跟男性分得半壁江山,是迟早的事。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人名能不能附上英文文人名 搜也搜不到!~。。。
    发表于2014.07.03 15:00:29
    6
    222.088.***.***
    222.088.***.***
    音色双收,岂不快哉!但注意是音在前、色在后,别弄反了就没意义了!
    发表于2014.07.02 10:33:55
    5
    116.009.001.***
    116.009.001.***
    发表于2014.06.28 10:42:49
    3
    03
    发表于2014.06.28 10:39:49
    2
    058.020.114.***
    058.020.114.***
    发表于2014.06.27 20:58:49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9660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