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民族音乐创作之魂
赵宇欣 于 2014.07.02 18:39:15 | 源自:音乐周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0.00/0

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新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三届“华乐论坛”于6月13日至14日在河北廊坊举办。在本次论坛上,来自海内外的近百位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评论家及院团长对第三届“新绎杯”青年作曲家民族管弦乐获奖作品进行了理论研讨。沿着当代民族音乐发展的脉络,与会人员通过对青年作曲家创作现状、创作理念及生存状态的观察,从民族音乐的创作、发展、表演以及如何培养更多的青年作曲家进入中国民族音乐创作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思考,同时对新时期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作出了新的展望。

传统文化继承,由“镶嵌式”转为“融合式”

不同于以往很多中国作曲家在写民族管弦乐队作品时习惯借用民间音乐、戏曲或是民歌主题为素材来发展自己的音乐构想,在本届华乐论坛的获奖作品中笔者发现,这些年轻的作曲家在创作民乐作品时,已不仅仅局限于对传统文化原封不动地继承。《弦上秧歌》、《丝绸之路》、《入漫》、《弄狮》等作品都在民族传统音乐元素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理解,它们或是充满现代感的设计、具有耳目一新的乐器搭配,或是将异国音乐风格地巧妙引入。这些成功的作品都反映出了青年作曲家们对中国文化与多种音乐类型的理解已打破了“只有资历老,文化浸润程度才会更深”的思维误区,青年作曲家思路灵活不拘一格的优点得到了充分体现。用银奖作品《入漫》作者刘青的话说:如今作曲家在创作中对中国传统音乐素材的运用已从“直接拿来”的“镶嵌式”转变为提炼其精华的“融合式”。

青年音乐研究学者黄宗权在听过谢鹏的《奔腾》等一系列获奖作品后也表示:如今年轻作曲家的作品既新颖又与历史的积淀相联系,使听众在听觉上感受到了熟悉而亲切的音乐语言,同时也听到了不断打动人们内心的新东西。他感慨道:“继承要破除形式的老路,如果‘形在而神不在’,那么,继承只是一件极为片面的事。”也就是说,对传统的音乐文化要有新的表现形式,新的音乐文化理念、新的音乐技能。但是,这种创新,也不是生搬硬套地将现代文化植入其中,而是融入传统文化基因,展示对传统文化自信,从其原体上进行新的提炼、整合,使传统升华,并富有时代风貌。正如王丹红在创作《弦上秧歌》一曲时,她只是借用地方风格,而主题是经过深入研究后经过自己提炼并结合自己的情感和创作特点谱写的新主题,大家熟知的秧歌主题只是被作为简短的动机“暗藏”在整部作品里若隐若现。

更全面地了解民族乐器

一件乐器通常能够赋予音乐作品不可复制的特点。与西方管弦乐相比,民族管弦乐中使用的乐器大都个性突出,既要使合奏中的每一件乐器根据内容需要承担不同的角色,又要注意隐藏其个性为主体服务,其关键是要选择适合的乐器,懂得如何扬长避短,这就要求作曲家对民族管弦乐配器技巧的精准把握。

细数中国乐器,绝大多数都因各自演奏技巧的特色而衍生出独特的旋律变化,比如古琴的挑、揉、搓、剔,唢呐的滑奏等。如何以乐器本身所富有的传统表现形式为考量去创作,充分发挥乐器的性能以及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是青年作曲家需要面临的难题。只有掌握了每件乐器最富表现力的音区和演奏技法,才能逐步走向新音响的探索。

本次来自台湾的金奖作品《弄狮》作者陆云在介绍经验时表示:“了解乐器最好的方式就是请教演奏者,并将手边能搜集到的所有影音及乐谱资料反覆聆听、详细阅读。”她利用中国唢吶大师郝玉岐受邀到台湾演出的机会,亲自请教专家一些唢呐吹奏细节,请郝老师亲自示范所有唢吶的技巧,并用心体会唢呐藏于口舌之间的细小技术。银奖获得者杜薇也将自己导师郭文景的教导与大家分享:“一定不要忘记每件乐器最擅长的是什么。”不要为了发明创造而忽略“性格”,同时也不要仅仅为了展现“性格”而遗忘一些最基本的“规律”。她毫不忌讳地讲述了自己曾经创作失败的写作经历,并建议大家不要只顾发扬每件乐器最擅长的“性格”,而却忽略了乐器间的“平衡”问题。处理这些完全不同“祖宗”的乐器,尤其要找到一种有效的平衡音色的手段。我们的传统民乐队更是如此。

面对青年作曲家努力学习乐器性能,不断开创乐器新演奏技法和表现语言的良好趋势,中央民族乐团常任指挥刘沙总结道:当今民乐创作需要真正以乐器本身所富有的传统表现形式为考量的乐队作品,音乐语言的表现和乐器的贴切使用始终是值得作曲家们深思的问题。

从听众的角度出发去创作

不论西洋音乐还是民族音乐,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不变的法则就是满足听众的心理需求。这也是音乐文化得以发展和延续源动力。然而,满足听众的心理需求并不等于为了迎合听众而放弃各种实验性的探索,在这一点上青年作曲家体现了天然的优势。纵观本次获奖的十位青年作曲家,他们从小接受了良好而又健全的音乐基础教育,在肩负音乐创作者之责的同时,也扮演着听众的角色,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更近,更能准确把握大众的接受能力。然而在21世纪,面对有更多、更便捷、更加高科技媒体介入的今天,我们的民族音乐如何继承、发展,让更多的大众接受并喜爱,甚至是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是民乐创作者们不得不坦然面对的实际问题,其中受众群体和作品被接受能力成为了重中之重。

中央民族乐团常任指挥刘沙在听过本次获奖作品音乐会后深感:以王丹红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作曲家,已敏锐发现了民族管弦乐队的魅力以及民乐自身发展、创作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他们在创作之初,首先突破了以往一些只以自己主观愿望为写作基础的创作理念,开始把受众群体考虑其中,很多作曲家摒弃了生涩的语言和光怪陆离的音响。如《弦上秧歌》便是一部很好的实例,无论在作品的趣味上、格调上还是渗透在专业创作领域里的创作手段、音响组合、作品基调和情绪的把握,都考虑到了普通大众的接受能力,特别是在音乐语汇中并没有简单落入俗套。《弦上秧歌》的作者王丹红在即将走出校门,迈向社会的过度时期因此部作品获奖,她也在采访中讲述了自己本次创作成功的体会:通过学习和探索传统民族音乐和现代作曲技法的结合,从观众角度寻找个性化的音乐语言,追求音乐的思想深度和情感依托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认同民族音乐,坚定创作信心

如今很多专业音乐界的朋友,会在各种场合不加掩饰地表现出对西洋古典音乐的酷爱和对民族音乐的不屑一顾。有一些西乐指挥在排练场上,为了指责乐手演奏的难听声音,把它形容为“比民乐还难听”。还有专业音乐学院作曲系的配器老师对中国民族乐器一窍不通。中央民族乐团常任指挥刘沙在本次论坛上针对这些现象总结出了我国民乐一个略显凄凉的事实:“我们的音乐家和听众,在接触和学习西方几百年前的古典音乐技法之后,已丢失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刘沙表示:艺术形式是不分优劣的,因为西方音乐是舶来品而将之打上现代文明的标签,反而将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民乐视为过时、老旧的东西是好奇心引起的误区。倘若有足够多像本次获奖者一样的优秀人才从事民乐创作,我国同样可以诞生出一大批新鲜的、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所以,年轻的音乐家更应该从心底认同民族音乐,坚定创作信心,正如本次金奖作品《丝绸之路》的创作者姜莹所说:“当我在完成《丝绸之路》后,我就有很大的把握,相信它一经问世一定会是一部大家喜爱的作品。”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发表于2014.07.02 19:00:49
2
10
发表于2014.07.02 18:47:03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7482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