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团发展新路在哪儿?
李瑾 于 2014.08.05 19:13:31 | 源自:音乐周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20

7月18日至21日,由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杭州文广电视集团和杭州爱乐乐团承办的2014年中国交响乐峰会暨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会在杭州举行。这次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河南、安徽、四川、广东、湖南、内蒙古、山西、安徽等省市自治区及澳门地区的40多个乐团和相关表演机构的60多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就未来中国交响乐团的发展献计献策。

  • 制造商=CANON;型号=CANON EOS 5D;焦距=57毫米;光圈=F5.0;测光模式=单点;感光度=ISO800;白平衡=自动;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25秒;曝光程序=手动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0.06.08 22:35:22
  • 团长论坛——一单主题 多角度

    今年交响乐高峰论坛仅设置了一个“团长论坛”的主题,论坛主题内容和角度都呈现出切合实际、掷地有声的特点。这些主题报告,主要在如何在新形势下探索乐团运作方式、音乐会推广营销、拓展影响力和观众群方面,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体会。其中,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林宏鸣在《古典音乐的推广与营销》的主题报告中,提出的古典音乐推广的四大有效方式:制造亮点——观众培养——长效机制——规模效应,让与会者茅塞顿开;澳门交响乐团总经理汪加关于《全国巡演的启示》主题报告中,提出的“保姆式”乐团管理模式,尤其是汪加提出“保姆式”管理模式如何从结构布局(大到巡演策划)到细节关照(小到办公室开关)的管理服务理念,让人眼前一亮。

    从上述主题报告中能够看出,一线乐团和演出机构如果能够善于利用自有资源和品牌优势,用高品质的艺术产品和一流的管理服务模式持续性地为观众服务,完全可以找到以点带面的推广规模,从征服本地观众最终辐射走向全国,树立自身的醒目艺术产品标识。

    本次论坛其他形式的小组讨论,也让各地方乐团的团长,在这个平台分享各自乐团的地方特色和困境。比如,陕西爱乐乐团团长崔炳元的主题演讲《挣扎着 站起来》,反映出地方交响乐团在职业乐团建设和市场推广方面仍然面临的诸多困难。小组论坛有关“乐团管理经验和改革经验”分享等环节,让各地方乐团的领导在论坛平台上相互取经、畅所欲言。

    经费短缺——中外乐团的致命伤

    在本次论坛中,几乎所有的院团领导对于坚持高品质的艺术水准是实现乐团生存发展的核心都颇有共识。然而,如何维持和坚持高品质?除了乐团自身需具备一定水准的音乐家队伍和管理团队之外,乐团能否拿到保证其艺术生产和艺术品质的年度经费,成为本届论坛最热议的一个话题。这不仅是中国交响乐团关心的话题,同样也是困扰欧美乐团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

    2007年起任英国交响乐协会总监的马克·潘伯顿,今年第一次参加中国的交响乐高峰论坛。他非常惊讶于中国交响乐团在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在介绍和探讨什么样的运作模式更加适合一个职业乐团的发展时,他说:“英国交响乐团有着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当然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相当突出:乐团音乐家排练新作品上手快、适应能力强、视奏能力快。这让英国的几个主要乐团如伦敦交响乐团、伦敦爱乐乐团和皇家爱乐乐团都能跻身欧美一流乐团之列。然而,英国的许多交响乐团仍然面临非常严峻的问题——越来越低的年度预算和音乐家工资与越来越高的乐团运作成本的矛盾。”

    马克·潘伯顿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英国的交响乐团平均年度经费约为1000万英镑,这10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亿元)包括音乐会场租、外请艺术家的费用、音乐家和乐团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等。英国乐团每年要完成至少100场的演出。然而,这个数额并不能满足当今乐团运作需要。实际的年度预算费用应该在1500万至1600万英镑才算合理。

    “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欧美乐团运作无外乎以下三种方式:全部由政府资助(东欧和德国的交响乐团)、部分由政府资助(英国的主要乐团)、全部由私人机构赞助(美国的乐团)。然而,上述三种模式,目前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他们只要演出一场,就会遭受经济损失。交响乐团越来越高的演奏成本与交响乐团音乐家越来越低的人员工资和演出票价,已经形成乐团运作中的一个奇怪现象——‘成本灾难’。这使得欧美乐团在经营交响乐团时举步维艰,这种状况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音乐家工作积极性的丧失和艺术水准的下滑。”

    马克·潘伯顿在接受采访中对记者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你不可能让几个人或者几十个人来完成一个百人组成的交响乐团需要做的事情。交响乐团的编制本身就已经说明了这是一个高成本的艺术团体。随着每年通货膨胀的增加,这个高成本的交响乐团的成本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人均工资照理也应该顺势上调。如果人员工资不能顺势上调,这就导致了艺术家工作的付出,与高成本的乐团运作形成的缺口越来越大。如何来弥补这个缺口,单单靠票房或者私人赞助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德国和东欧的全额政府资助交响乐团的模式,就能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如果这种‘缺口’延续下去,其产生赤字的缺口就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乐团无法正常运作,这就是为什么近几年美国许多交响乐团都出现了危机。”

    相比英国1000万英镑的年度预算,中国交响乐团的年度预算可谓是捉襟见肘。有些地方乐团的年度拨款甚至不足1000万元人民币,更不要说大部分的中国乐团根本就没有自己的音乐厅了。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和厅团建设体系,何来提高和维持高品质的艺术水准一说?

    交响乐基金——困难中前行

    在听取2014年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的五年述职报告和财务汇报时,记者发现:2009年至2014年,该基金会在支持、资助中国交响乐团的发展事业和交流平台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09年至2014年,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共筹集到了4000多万资金,用于运作海峡和平交响乐团、音乐之帆扶贫教育、捐赠灾区、考察交流、资助地方交响乐团、指挥比赛等诸多项目。然而,即便是基金会在2009年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2012年筹措资金达到1866万元的历史最高位,每年用于运作项目和资助乐团等项目的支出额仍然远远高于所获得的收入款。以2013年的收支账目为例:2013年仅收入137万元,却在公益项目支出、办公和工资支出等方面花费805万元,这些支出用于谭盾武侠三部曲、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资助国际莫扎特单簧管比赛和厦门爱乐演出黄安伦作曲歌剧岳飞等项目。2014年的收入进账仅为12万元,但项目支出等费用高达100万。

    即便如此,这个运作了诸多项目的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仍然想尽办法在高调维持着每年基金会的运作和高峰论坛的召开。虽然,这其中的很多项目本应是政府文化机构资助和承担的工作。

    近几年,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格外重视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展开,比如邀请了德国交响乐团协会总监吉拉德·梅腾斯、匈牙利交响乐团协会负责人科瓦史、以色列爱乐乐团团长阿维·沙沙尼和今年的英国交响乐团协会总监马克·潘伯顿前来跟中国交响乐团的领导们探讨业务、交流经验。

    潘伯顿对中国音乐家和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的工作非常佩服:“我简直想象不到,如何用2000到3000万的经费去运作一个交响乐团,而且他们的乐季居然可以有20至30场的高端演出。从这种精神,能够看出中国交响乐团未来发展前途无量。”

    拓展新路——特色求生存

    如今,中国交响乐团的领航人们已经意识到,全盘照搬欧美乐团的运营模式,并非惟一的发展路径。一方面,他们在欧美乐团取经,向地方领导要政策和财政支持,另一方面,也在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色拓展新路。

    安徽乐团副团长宇洪杰对记者说:“要知道,在河南,观众并不知道西方古典音乐,但是,他们只要一听到板胡就鼓掌。因此,我们的地方乐团也必须找到乐团的特色经营之路。在维持高品质艺术的同时,要有地方特色,要接地气,要将艺术性的坚守和商业性的拓展结合起来,同时获得政府的支持,三条腿走路。”

    北京交响乐团团长、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谭利华说:“前几届论坛,大家都在哭穷。但近几年我们看到高峰会越来越明显的变化。特别是这一届高峰论坛,论坛的议题更加具备针对性。每个乐团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其地方特色和自身的发展状况也不一样。因此,乐团的建设和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体制,各地区的乐团还应该注意尽可能地挖掘贴近本地区音乐元素、有水准质量高的作品,扬长避短,以特色求发展,才能发展得好。”

    谭利华同时建议:作为职业乐团,一定要有音乐季,用经典的作品来演练队伍。乐团的发展唯有高质量的演出,才能在市场上立住、站稳。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6563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