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乐欣赏片谈之三:奇巧形式,独特之美
张可驹 于 2015.10.29 19:45:27 | 源自:新民晚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20

  • 制造商=NIKON;型号=NIKON 1 V2;镜头=VR 70-200mm f/2.8G;版权=Photo 漏 Stu Rosner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t. 617.628.4400 e. stu@sturosner.comPhoto Credit Must Accompany Publication;摄影师=Stu Rosner;焦距=82毫米;等效焦距=221毫米;光圈=F4.0;测光模式=模式;感光度=ISO1600;白平衡=自动;对比度=标准;饱和度=标准;锐度=标准;曝光补偿=0.0EV;曝光时间=1/125秒;曝光程序=手动模式;场景类型=标准;日期=2013.03.10 15:24:30
  • 室内乐通常被认为是特别讲求理性的一种体裁。确实,同乐队作品相比,寥寥几件乐器演出的室内乐几乎完全不能倚重外在的音响效果的渲染,而需要以严谨的构思来支持音乐的展开。可另一方面,室内乐又是一个形式尤为多变的、自由的体裁。在“正统形式”的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为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而作的奏鸣曲之外,作曲家们采用各种乐器自由组合而写成的“奇巧形态”的室内乐杰作也比比皆是。

    按照比例来说,写作交响乐或协奏曲时,倘若将乐队中三分之一的乐器完全改换,未免过于惊世骇俗。而当勃拉姆斯为圆号、小提琴和钢琴创作一首三重奏时,我们可能会感觉它是最容易接受的音乐杰作之一。第三篇文章就略谈一些“奇巧形态”的室内乐。

    首先是弦乐五重奏。相对而言,它还是比较成系列的一个体裁,促使其走向成熟的是鲍凯里尼,而将它带向高峰的无疑是莫扎特。继少年时的初作之后,莫扎特写下两部如同双子星般的作品,《C大调五重奏》K.515与《g小调五重奏》K.516。前者的开篇极好地诠释了音乐中的幽默,后者却深入意想不到的悲剧腹地,其“单刀直入”之果断,莫扎特的两首小调协奏曲也仅能勉强与之相比;直到最后一个乐章方才柳暗花明,该作不愧为莫扎特的“命运五重奏”。

    舒伯特后期的《C大调弦乐五重奏》D.956在音乐史上有独特的地位。莫扎特在四重奏的编制中加入一把中提琴,他则是加入一把大提琴,音响之雄浑越发明显,三、四乐章呈现出交响化的倾向。不过,D.956最鲜明的特点还是前两个乐章所流露的非尘世的品质,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将该作的慢乐章选为自己的葬礼音乐。

    勃拉姆斯晚年创作了弦乐五重奏Op.111,它的第一乐章却是最富青春气息之作。据说,作曲家原本打算完成该作就封笔,后来却由于重新认识单簧管的魅力而写下单簧管三重奏、五重奏各一首,还有他最后的室内乐——为单簧管和钢琴而作的奏鸣曲二首。前述的《圆号三重奏》则是他中年的创作。

    不时听到勃拉姆斯的音乐被称为晦涩,一些作品也的确证实了这种观点。可在管乐器参与的室内乐中,勃拉姆斯往往会流露他最温情脉脉的一面,同时也是最为内在的。浪漫主义时代的音乐追求歌唱与诗意的效果,管乐有时类似人声的品质恰好贴合这样的追求,圆号丰满的音质,悠远的特点使之成为某种象征,单簧管宽广的表现力也令作曲家们对其青睐有加。

    在《圆号三重奏》中,“保守的”勃拉姆斯甚至没有依照传统构思写下一个富有动力感的开篇,第一乐章舒缓而富于深情的特质是圆号带给他的灵感。柔板乐章呈现出一种理想化的忧郁:音乐是伤感的,充满黄昏的色调,作曲家却不沉溺其间,而是能够既冷静,又犀利地刻画内心的忧郁。这不是莫扎特、贝多芬式的深刻,却足以到达“写情如此,方为不隔”的境界。《单簧管五重奏》Op.115是勃拉姆斯笔下典型的“秋天的音乐”,但作品在萧瑟中又有一份清新之感,作曲家在其中向莫扎特致敬——后者创作的《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K.581同勃拉姆斯的作品遥相呼应,都是二人最伟大之作。

    现场聆听“奇巧形态”的室内乐的机会相对少一些,但唱片还是能让我们充分享受的。倘若还未曾涉猎的话,不妨从小提琴家格鲁米欧领衔的莫扎特五重奏、勃拉姆斯《圆号三重奏》的录音(Decca发行),或埃默森四重奏与罗斯特洛波维奇合作的舒伯特D.956,与David Shifrin合作的两首单簧管五重奏(DG发行),这些十分常见的录音佳作开始。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4525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