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还要听唱片?在唱片时代的“尾声”谈唱片[二]
张可驹 于 2015.12.18 15:37:46 | 源自:新民晚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20

  • 如今唱片业受重创,有时看来,去末日景象不远矣。下载的多重便利性,搭配苹果系产品引起的风潮,及其他各类移动终端争奇斗艳,仿佛革掉唱片与纸质书的命已经指日可待。从各大唱片公司的反应来看,如今的确堪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然而回到历史当中,相似的冲击曾经有过,本质几乎完全相同。

    那一轮风雨飘摇的阶段大约是上世纪20年代中期之后的十年,发动冲击的是日渐普及的电台广播。在广播中听音乐的便利无法同下载相比,可那毕竟是90年前,在当时的情况下,“有台收音机就能免费听音乐”对唱片业带来的冲击是不比当前下载MP3轻多少的。其结果,是很多唱片公司倒闭了,包括唱片的发明者托马斯·爱迪生的公司。不过爱迪生也并不在唱片方面用心,他不太能欣赏古典音乐,但也不喜欢当时大有可为的爵士乐唱片,错过了重大商机。

    在当时的情况下,认为唱片业大势已去的不乏其人,甚至包括胜利唱片公司的老板,他将公司脱手给一家投资银行。而最终接手,使之步入新时代的不是别人,正是造收音机起家的RCA!结果就出现了我们熟悉的、美国唱片公司的龙头RCA Victor,恰恰是唱片业的“头号敌人”发现了这个行业仍远远未有穷尽的潜力。

    单就古典音乐的传播来讲,广播演出的风行也带来了许多好处。首先,很多广播交响乐团在数十年中应运而生,其中不少至今仍是乐坛劲旅;第二,当时广播演出的品质之高,足以令人想要永久珍藏,这样的演出能够方便听到,对于人们热爱古典音乐总是有益的。目前,一些历史录音唱片的“音源”也正是当年的某个人采用古老的录音设备在广播时捕捉的。这样的历史录音,效果自然不太好,可独一无二的现场因此流传,翻成唱片也还是有市场的。

    但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广播对于唱片业的冲击到达生死攸关的地步。观察某些唱片公司古典部门的应对之策,我很难不为之感动,特别突出的例子是两位唱片制作人,加斯贝格(Fred Gaisberg)与莱格(Walter Legge):前者在这灾难的十年里,将HMV的明星帝国(招揽大量名家灌录唱片)带入第一个高峰期,后者则从此时开始他极漫长的黄金年代。

    唱片制作人需要把握唱片制作的各个环节,从音乐层面到录音效果层面尽在其中。在此没有办法展开前述两人的成就有多么了不起,一言以蔽之,他们不仅能够同伟大的演奏家平等对话,有时甚至有底气指手画脚。他们经营的“明星帝国”之所以到达不朽的地位,一方面,那其实是称为“名家帝国”比较妥当,跟现在的某某明星是没关系的;另一方面,那绝不仅限于通过名家的累积换取销量,而是一定要将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其结果,就是在经济灾难的十年,他们所任职的唱片公司进入了艺术的鼎盛局面,完成了很多、很多、很多垂范后世的录音。你可以说,这是通过古典唱片精品化的内部发展规律同免费音乐的威胁决战,但从根本上,这种制作唱片的思路不是“时段性”的,而是直接说明了——自始至终,经典艺术的唱片就该这么做。

    你说,欣赏经典艺术,你是愿意买这样的唱片?还是愿意买那居然敢把“颜值”也当一样指标的唱片?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6.023.245.***
    116.023.245.***
    发表于2016.02.02 13:07:26
    4
    123.163.***.***
    123.163.***.***
    欣赏的是艺术本身,而不是介质。唱片这种东西在现代还是当玩物吧。
    此帖使用iPhone提交
    发表于2015.12.21 13:46:42
    3
    122.013.***.***
    122.013.***.***
    标题错了吧?我们不是听唱片,是听唱片里装的“东西”。现在这“东西”用不同方式装载而已。
    发表于2015.12.20 00:11:58
    2
    220.173.***.***
    220.173.***.***
    "你说,欣赏经典艺术,你是愿意买这样的唱片?还是愿意买那居然敢把“颜值”也当一样指标的唱片?"这句话戳中了当下唱片工业的脊梁骨,真是一针见血。
    发表于2015.12.19 14:33:47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0648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