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光焰消失在变暗的大地
贾晓伟 于 2016.06.29 14:24:03 | 源自:深圳特区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30

198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德语作家卡内蒂,在回忆录中甚少对马勒遗孀阿尔玛的恭敬。那是1930年代前后旅居维也纳期间,他年纪轻轻,经友人介绍,经常参拜各路文艺界的大人物。而马勒1911年去世,活了51岁,逝世后的阿尔玛另嫁他人,却仍以马勒的遗孀——音乐界一份巨大遗存的看守者自居。她靠马勒的版税过得不错,但卡内蒂发现了她的粗俗与装腔作势。当然,作者一生文笔苦辣,对人难有褒扬。阿尔玛的那副尊容也许是真实的。

晚年的阿尔玛写马勒,没有多少好话。夫妻一场,对两个才华横溢的人而言多是生前与死后的争执与不依不饶。肖邦与乔治·桑,当属前车之鉴。音乐归生命短促的作曲家所有,文字则归生者的运笔。想想马勒写给她的情书,还是觉得阿尔玛无情。她甚至认为自己的作曲才华不亚于马勒。难怪卡内蒂见她感觉不舒服。年轻人的直觉最准。

马勒42岁与阿尔玛结婚,写了《第五交响曲》,被读解为献给新婚妻子的情书。在作曲风格上,马勒近于晚期浪漫主义,作品里的心绪幽暗而哀泣,优美,肌理细腻,但力度不足,许多表达沉溺于悲伤,忘记了前行。但《第五交响曲》里却有热度,后两个乐章充满活力,是从黑暗之渊赢取了光的振奋感觉。那时的阿尔玛还没对马勒心生怨恨,不仅是他灵感的来源,还是他的保护者,保姆般的角色。两人之间的清水变浑,在于阿尔玛对马勒的幻象比马勒对阿尔玛的幻象消失得早。马勒的暴君性格,让想创作的她倍感压抑。阿尔玛后来夸大自己作曲才华,与马勒比试的心理,即源于此。

有人认为托马斯·曼《死于威尼斯》里主人公的原型是马勒,这属于乌龙式误判。马勒恋美,但不恋童,是个一生为母性所惑,为美人迷失的人。哀歌情怀,出自对母性大地的悼亡。他的《亡儿之歌》是自我幻化为母亲,为早年不断死去的同胞而写的。尽管电影版《死于威尼斯》使用了马勒的音乐,可马勒与主人公还是太不像了。不仅外貌不像,跟踪美童也属于不可能的事儿。马勒避居乡间写作,后来去美国指挥,是为经济考虑。人文主义的消亡,对马勒意味着人与大地母体的撕裂与告别。

《大地之歌》被称作马勒第十交响曲,也不恰当。自从贝多芬写成九部交响曲,“九”几乎就是大限,作曲家必须勒马于“九”的高高悬崖。这部作品里震撼人心的是歌唱部分,当不归入交响曲的范畴。马勒喜欢在交响曲里用人声,但人声为主的交响作品非《大地之歌》莫属。此曲作于1908年至1909年间,离他辞世仅两个年头。此时与阿尔玛出现的危机,已在《第九交响曲》里有所表现。马勒深深感受到爱的恍惚与不存,似乎大地尽头的虚无,才能够拯救自己。他在《第九交响曲》里还是超越了内心挣扎,表达的是对一个唯情唯美时代的告别:美幻化为烟雾后,慢慢到来的是死神。

如果比较《第九交响曲》与《大地之歌》,可以发现前者哀泣时低下的头颅,在后面抬了起来,并感到一种终极的存在。尘世的困扰,爱的伤害与流离,在此寻求的是神学的解决。听《大地之歌》会让人发问,这是马勒的作品吗?当然,这还是马勒,阴影里的老少年,伊卡洛斯,在光焰消失在变暗的大地时困苦起飞,迎光舞蹈,坠入冷酷的海水。他于阿尔玛所求的,最终听命于天意所归。

伯恩斯坦是马勒的重要阐释者。哥伦比亚公司1986年推出过他1974年的《大地之歌》录音,咖啡色封面,照片中的伯恩斯坦一副沉醉的表情,与作品的气息并不相符。宝丽金公司出品过16张的伯恩斯坦的马勒,包括九部交响曲、《大地之歌》,以及《吕克特的歌》。伯恩斯坦的指挥以激情见长,对马勒的解读自成一格。马勒的哀泣里有一种母性深沉的悲情,伯恩斯坦的把握与体验极为动人。

关于马勒与阿尔玛的旧事,放到感受作品的界面才合适。人生的八卦,是今生苦难与折磨人的花边。伟大的作品归属于超越,今生怨恨之上的爱意是给予昏沉世界的一抹亮光。马勒在《大地之歌》里超越了自己,阿尔玛超越与否,并不重要。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25.071.066.***
125.071.066.***
发表于2016.07.23 00:23:50
6
03
高雅与世俗并存,看似矛盾,实则是统一与事物的2个方面。告诉我们马勒是伟人,也是俗人。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6.07.10 18:58:27
5
061.178.018.***
061.178.018.***
发表于2016.07.10 18:54:23
3
045.055.***.***
045.055.***.***
发表于2016.07.10 10:52:27
2
124.074.097.***
124.074.097.***
发表于2016.07.01 12:27:57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1603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