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嗨就行?电子音乐在中国的亚健康发展
爱地人 于 2016.11.04 15:28:55 | 源自:腾讯娱乐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10

这两年,EDM俨然已经成为了国际流行乐坛的主流,不说韩流全行业的钻研和推动,即使在世界流行音乐中心的欧美,EDM都开始形成了燎原之势,并对R&B、Hip-Hop和摇滚乐等等曲风,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甚至成为这些曲风向另一个阶段蜕变的技术推动力。除此之外,原本只是在幕后工作的大量电音DJ,也开始纷纷走上前台,并大量发行自己的个人专辑,由此也形成了一支新的DJ力量。

和当年R&B席卷华语乐坛一样,现在的EDM同样也是来势汹汹,成为了很多音乐人和艺人的必修功课。无论是在歌手的专辑,还是很多综艺节目的编曲上,都大量出现了EDM元素,甚至完全编制的作品。

不过,因为无论是上游的音乐制作产业,还是下游的普罗大众,对EDM的理解都有不少的偏差,也造成EDM目前在中国的流行,相比于真正国际的EDM,有着很多非主流的色彩。这不能仅仅用中国特色来理解,甚至可以说,这恰恰是EDM在中国亚健康发展的一个证明。在你听到中国EDM作品时,你究竟有没有听到原汁原味的EDM?在这个EDM虚火很旺的时代,理性审现现象之后的本质,也真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EDM在中国生来就被歧视

EDM在中国自打落地后,就一直是一个很尴尬的存在,几乎所有适合它的场景,都是被相对应主流面排挤的地方。比如最大量使用EDM的,往往是那些包括快餐和低价服饰在内的快消店,这几年更是延伸到广场舞领域,而这些地方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不上档次的地方。

另外一个层面,EDM自从进入中国后,始终离不开的一个应用场景,就是夜店。夜店在年轻人眼里,就是一个又时尚又酷的地方,也是特定群体年轻人的一个社交场合。但在大部分人眼里,夜店又是一个鱼龙混杂,甚至带有消极和负能量的地方,而EDM恰恰是夜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和国外由音乐人主宰夜店音乐,甚至将夜店当成创作舞台不同,国内近几年的夜店,虽然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专业的音乐人,但他们主要还是集中在一线城市的少量夜店里,而大部分二三线城市的夜店,真正能做的其实就是在现场放一些大音量的音乐,只要低音炮够强劲,不管它是什么风格、什么节奏,都不是什么问题。其时尚趣味,也往往跟着别人走,市场上流行什么样的音乐就播什么音乐,说穿了就是以低音版的神曲为主。

至于夜店里的DJ就不说了。要知道国外的优秀DJ,往往有大量的聆听经验,拥有万张级别的黑胶唱片,能够在各种曲风间轻松切换,对于各种经典作品可以说了如指掌。而国内很多的夜店DJ,除了服装造型这些行头已经国际化之外,基本谈不上好的音乐修养,更不用说眼光和眼界。有的DJ甚至只是在播放录音的基础上,随便在打碟机上摆几个姿势,简直就和假唱的对口型没什么区别。

其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EDM作为一种曲风类型,也开始出现在了大量华语歌手的专辑里,作为有些类型的艺人,必备的曲风之一。像后期的黎明,以及陈慧琳、萧亚轩、蔡依林、罗志祥等歌手,就都比较侧重EDM的发展。但在中文流行音乐的世界里,由于词大于曲的传统,以及早期台湾流行乐奠定的人文根基,因此EDM类型的音乐,相比摇滚、民谣和情歌等音乐形式,始终会被贴上庸俗、商业、快餐、口水等等标签。也绝对没有像Daft Punk这样的音乐人,能够以EDM曲风受到整个行业的认可,被看成一种高端有情怀的音乐形式。

EDM在中国常常被误读

除了EDM在中国落地生根后,常常被误解之外,即使在一些专业领域和平台,EDM也常常被误读。

这几年比较流行的神曲,往往都会采取电子音乐的方式制作,像王蓉、“凤凰传奇”和“筷子兄弟”等等歌手的许多作品,都是如此,而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很多作品,符合了EDM的某些特征,所以也被当成了有中国特色的EDM艺人。

但实际上,很多神曲采取EDM的制作模式,于其说是因为主打EDM,不如说是为了便宜。以曾经风靡一时的《小苹果》为例,这首歌曲的编曲其实依然是乐队逻辑的,所谓的电子元素,只不过是将电子音色,取代了对应的乐器成分,然后强调了节奏鼓点而已,本质上其实只是一首用电脑制作的流行歌曲。

如果要对比,可以拿差不多时候“鸟叔”发表的《江南Style》作为对比,后者才是一首真正用电音逻辑创造的EDM作品。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神曲是都像《小苹果》那样,几乎就是将节奏当伴奏,也难怪有很多人用动次打次来形容这些神曲的节奏部分了,因为实在太单调、贫乏,以及缺少想象力了。

随着EDM在国际的流行,这个概念也难免被用来消费。《盖世英雄》作为国内首个主打EDM概念的节目,从出发点上来讲显然让人眼前一亮。不过,因为舞台呈现和娱乐节目属性的某些不兼容,也让这个节目的许多EDM概念无法执行,最终只能在原曲翻唱加Remix的形式实现。对于广大观众来讲,固然听到看到了电子的成分,但对于EDM的普及来讲,却有很多的偏差,以至于造成某种程度的误读。

EDM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EDM的全称为Electronic Dance Music,即电子舞曲音乐。EDM可以说是电子音乐(Electronic Music)的一种分支,毕竟从舞曲这个细分界定,就可以知道EDM有着更多商业化的运用,而不同于电子音乐相对比较宽泛的概念。电子乐的出现和“发明”,最初并不是用来给夜店受众跳舞用的,它更多是乐器的一种延伸,也是音乐创作思维的一种延伸,比如像新世纪音乐(New Age)和氛围乐(Ambient)这样的电子音乐,就和EDM的主体结构有明显区别。虽然它们的一些元素,偶尔也会被EDM的一些作品当成元素融合进去。

EDM的起源,当然首先要源于电子音乐的起源,而电子音乐的起源,则来自硬件设备在科技上的不断创新发明。不满足于只是给电吉他按上各种效果器,50年代末由一些科学家发明的电子合成器,则因为能够模拟各种乐器的声音,并且还能创造出全新的音色,从而慢慢从概念变为量产,直到在七十年代被许多音乐人运用,甚至有一个音乐流派,就以合成器为命名,它就是“合成器流行”(Synth Pop),典型的代表就是来自英国的二人组“宠物店男孩”。

如果说最初电子合成器,还只是乐队结构中的一件乐器,那么随着迪斯科音乐的流行,由于更多的电子设备本身可以创造出全新的音色,再加上DJ这个角色,可以通过播放唱片,来剪辑、拼贴出一种全新的效果,EDM也慢慢脱离了乐队的思维,慢慢演变成DJ式思维进行创作。这也是后来EDM发展的一条主线,即音乐人制作EDM作品,往往就是通过对节奏的快慢控制,对最新音色的发明和运用,对各种元素的融合、采样和拼贴,然后一步一步把EDM发展成如今多层次的音乐形式。

在历史上,迪斯科、浩室舞曲(House)、迷幻舞曲(Trance)、科技舞曲(Techno)都是EDM在商业上最为成功的曲风大类,这几种曲风甚至还都延伸出一些不同的细分种类。像迷幻浩室舞曲(Acid House)就明显是浩室舞曲的分支,而这些大类简而言之,也就是你在夜店里经常会听到的EDM类型。

而DJ这个角色,在EDM里的位置,可不是一个放歌曲的人那么简单,他更多担任的就是制作人的角色,是一首作品的绝对主导。这几年出现大量从Club走向主流乐坛的DJ,虽然被各种的封为男神之类的称号,如Avicii、Alesso、Clavin Harris等等,但其实他们真正的身份,就是音乐制作人。只不过比起传统的乐队编制的编曲型创作人,他们所要做的工程更浩大,更可以说是用电子技术,完成了真正一个人的乐队。当然,除了传统歌曲的结构、采样、音色和节奏等等细节,EDM里的DJ也常常会将不同经典作品部分进行嫁接和拼贴。

我们经常还可以听到的一些DJ版改编作品,比如将一些华语情歌或神曲,进行重新的改编,其中还会用到让原曲节奏加快,为原曲的人声加上效果音,或者剪切某一句进行反复循环播放,这其实也是EDM经常用的一种手段:Remix。Remix虽然是借用某首或某几首知名作品,但实际上DJ却用重组再创造的方式,赋予了一首作品完全不一样的调性,有时候甚至曲风也已经和原曲南辕北辙。

国内EDM的现状及未来

中国国内的电子音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出现,不过很多都是乐队型音乐的电子化,比如“译”、“超级市场”、王磊、“与非门”等等。而近十年,则开始涌现出大量真正用电子音乐逻辑创作的电子音乐人,比如白水、Sulumi、B6、SHAO,但这些音乐人更愿意处于一种独立音乐状态,更希望过一种纯粹艺术家的生活,所以和主流音乐圈很少有交集。也因为如此,这一波的电子音乐人,其实更多只是在小型的Club,或者Livehouse演出,作品也无法在大面积传播,只能在小圈子里小面积交流。

而这几年EDM在国内大有与国际同步的趋势,倒是离不开几点,一是电音音乐节的出现;二是主流明星与国外大牌DJ的合作互动;三就是新一代偶像,在这种曲风上的带动作用。

像风暴电音节、INTRO电子音乐节等大型音乐节的举办,无疑就起到了推广EDM作用。也让这种原本只是在夜店里起夜夜笙歌作用的音乐形式,能够在“光天化日”之下,以群览的方式成为一个开放的音乐平台。

与此同时,王力宏与Avicii合作《忘我》,张靓颖与Tiesto合作《Change Yourt World》,以及和Jack Novak合作《心电感应808》,也从一线明星的高度,起到了普及EDM音乐的作用。

更不可忽视的还有一股新力量,就是以黄子韬、鹿晗为代表的小鲜肉歌手。相比老一代的偶像,这批歌手是没有历史包袱,也是更愿意接受新生音乐形式的,所以在这些歌手的作品中,已经有了完全EDM化的趋向,而且在制作上已经国际同步化。

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因为这些偶像歌手越来越多需要这种类型的作品,让宫阁、冷炫忱等等新一代专攻EDM的制作人,从而有了用武之地。从趋势来看,这些偶像和新锐DJ,才是中国EDM未来的希望,毕竟老一代歌手想要再转换成EDM思维已经很难。而这一代歌手和音乐人,因为成长的环境和国外同龄人都类似,所以在思维模式上也就能更趋于一致。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EDM就要靠鹿晗、黄子韬这些歌手了。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45.033.***.***
045.033.***.***

此帖使用iPhone提交
发表于2016.11.14 20:33:45
5
118.112.***.***
118.112.***.***
EDM在国外流行跟欧美聚会很多不无关系,party自然会选择这种炒热气氛。大家一起嗨的音乐,实际上除开一些分支。。大多数EDM音乐就是土嗨音乐
发表于2016.11.06 15:32:06
4
这里我要说的不是faded那种“土嗨”,而是真正的电子乐制作人,能够掌握多种曲风和良好的混音与压缩技巧的producer。
国内已经有许多像这样有实力的producer了,如haloweak、GK、月代彩、lanx、Himmel等等,现在缺少的是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如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6.11.06 12:46:27
3
No. 不要靠黄子韬
发表于2016.11.05 16:02:23
2
117.090.122.***
117.090.122.***
发表于2016.11.04 21:08:30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8525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