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在F大调中释放
许锡铭 于 2017.09.21 15:30:06 | 源自:微信公众号-音乐烩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20

音乐通过其音调能影响人的情绪,早在古希腊时代就为人所注意。古希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推崇C大调,认为C大调最宜于陶冶情操。

被音乐学家杨燕迪教授誉为近五十年来影响力最大的(没有之一)音乐论著,查尔斯·罗森的《古典风格》中有这样一段话:

“调性之所以有明确的性格是因为它们与C大调的关系。C大调被无意识地当作基础,因为它是每一个音乐家从孩童时代就学会了的第一个调性。因此F大调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具有下属特质的调性,针对C大调而言有释放紧张度的作用,所以大多数田园曲确实都采用F大调。”

贝多芬就是一位善于运用F大调的作曲家。

尽管人们都说,C小调是其展开悲壮乐思的舞台——交响曲《命运》,钢琴奏鸣曲《悲怆》,合唱幻想曲……然而英雄也要休息,斗争之余需反思,仰望星空想到了祈祷,F大调正是他悠闲自在,拥抱自然,抚慰内心,亲近上帝的园地。

贝多芬有两首小提琴浪漫曲,第一首是G大调,这是C的属调,既然F大调有释放紧张度的作用,G大调听来显然有一种兴奋感。

而更受人喜爱的就是第二首F大调,此曲作于1802年,优美舒展的旋律,正是作曲家摆脱耳聋与失恋之苦恼,丢开“遗嘱”,换来的欢乐和放松。听了这首浪漫曲,人们常会立即联想到另一首小提琴中的F大调——作于1880年的《第5小提琴奏鸣曲》,由于其温馨、充满希望的乐感,后人给了它“春天”的美誉。

贝多芬在其为数不多的九部交响曲中,F大调竟然占了两部:第六和第八。

在这两部F大调里,那种愤世嫉俗,大发雷霆,宣泄内心纠结与压抑的音符全然不见。在《第六》中,他躺卧在大自然的怀里,聆听潺潺小溪边上的鸟鸣,接受上帝暴风雨的洗礼。

而那首《第八》,竟然回到了洛可可式的雅致,玩起了海顿那样的幽默与俏皮。更“抛弃”了他自己创新出来的谐谑曲,第三乐章重新跳起小步舞曲。

无独有偶,与F大调《第八》“小交响曲”呼应的却真有那么一首仅有两个乐章的钢琴“小奏鸣曲”——F大调第22号。

作品有一个“音的游戏”之昵称。它轻快灵动地出现于《华尔斯坦》与《热情》两部“大”奏鸣曲夹缝之间。第一乐章以及第二乐章都是F,没啥强烈对比。

说到贝多芬16首有编号的弦乐四重奏就更耐人寻味了,首尾两部竟然都是F大调。

《第一弦乐四重奏》纯属早期(1799),还带着海顿的痕迹。尽管第二乐章按作曲家自己说像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合葬,但其余的篇章都洋溢着F大调的欢快自在。

晚期弦乐四重奏是贝多芬留给后人珍贵的精神遗嘱。《第16弦乐四重奏》作于他逝世前一年1826年的10月,是贝多芬创作的最后一部完整的乐曲。在F大调中,轻灵的主题显示乐圣的灵魂已超脱尘世,经过崇高虔诚的祷告,再以一种令人难以捉摸的幽默和喜悦来告别人生。

在古典音乐中如果一部作品的第一乐章是C大调,第二乐章常会是它的下属调——F大调,以营造对比。

莫扎特的第21钢琴协奏曲就是典型的例子。第二乐章舒展悠扬,令人陶醉。乐曲曾被用作胎教音乐,瑞典电影《今生今世》也用它作了配乐。

那么音乐会上有没有用C大调和F大调的乐曲来对比,营造全场的情绪反差,凸显F大调之魅力呢?笔者听音乐会未曾有意关注节目单上曲目的调性布局,然而在音乐史上却真有一场这样的音乐会。

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剧院举行了一场历时四个小时,非同寻常的音乐会,贝多芬亲自担当指挥推出几部大作首演:

《C小调第五交响曲》、《C小调钢琴、合唱幻想曲》——这两部作品的终曲都是C大调。还有《C大调弥撒曲》选段。可谓C大调重磅出击。而与C大调形成反差,渲染悠闲放松的正是那首《第六(田园)交响曲》——F大调。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此帖使用MAC提交
发表于2017.09.23 13:09:54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6908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