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影系列:绵远的牵绊
李梦 于 2017.10.19 10:58:57 | 源自:北京日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50

之前听过一个小故事,说是知名大提琴家史塔克某次乘车,听见车内广播正在播放一段大提琴旋律。他问身边人,演奏者是谁,被告知是英国大提琴家杜普蕾。史塔克接上意味深长的一句:“像这样演奏,她肯定活不长久。”

不想,一语成谶。

1987年10月19日,年仅42岁的杜普蕾因多发性肌肉硬化症离世。到如今,整整30年。

30年过去,乐迷仍然想念她,为她的天赋、她的倔强,以及她洒脱率直的性格。因此,当那部关于杜普蕾的半传记式电影《她比烟花寂寞》在十数年前面世,引来不少深爱杜普蕾的乐迷不满。

  • “为什么要这样侮辱我们的偶像?”杜普蕾这个天真热烈、勇敢面对生活起落的女子,在电影中,为何变得自私冷漠、胡搅蛮缠?

    连一向低调的钢琴家傅聪都忍不住说:我认识的杜普蕾,一点都不像片中那样子。

    关于这位传奇音乐家,她的成长,她与大提琴的故事,她的爱情,究竟是什么样子?后世乐迷好奇,却难知晓,唯有透过音乐家友人的回忆,透过这部虚构与真实搅缠在一起的电影,以及她留给我们的唱片与相片,聊以慰藉。

    《她比烟花寂寞》固然常被诟病,但起码帮助不了解杜普蕾其人其乐的观众,回溯半世纪时光,与当年那位痴迷音乐的天才相逢。英国作曲家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频繁在片中出现,而这首曲目与杜普蕾的缘分更是绵远久长,是她的代表作,也是她一生曲折与起落的映照。

    曾经,知名俄罗斯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听过他的学生杜普蕾演奏后,将这首大提琴协奏曲永远从自己的曲目库中删去。

    “我学生的演奏比我的演奏精彩太多了。”罗斯特罗波维奇如是说。

    如果没有门德尔松,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恐怕还要沉寂两百年,而如果没有杜普蕾在上世纪60年代频繁演出同乡作曲家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这部e小调四乐章协奏曲恐怕不会像如今这般,常常出现在音乐会或唱片中,甚至成为大提琴家的“试金石”。

    杜普蕾首次登台,正是演奏此曲。那年,她16岁。四年后,她与英国知名指挥巴比罗利以及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灌录此曲,令这张唱片在其后的五十年间成为百听不厌的经典。28岁,她患上肌肉硬化症,不得不中止演奏生涯。在她的告别音乐会上,仍然是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旁人不懂,未及而立之年的女子如何将这首哀伤晦暗的作品奏得如此传神,而演奏者本人呢,虽然不厌其烦地诠释这作品,却并不喜欢它。

    “太悲伤了。”杜普蕾说:“第二乐章听上去像凝结的泪珠。”

    “悲伤”确是这部协奏曲的神髓。埃尔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1919年写成此曲,当时,欧洲因战争磨折而萧条颓败,作曲家本人呢,也不得不面对现代主义音乐兴起而带来的变局。

    那年,埃尔加62岁,许久没有新作品面世,身体状况也不好,不得不避居英格兰乡下。与杜普蕾年少成名不同,埃尔加是大器晚成的那类音乐家,成名作《第一交响曲》于1908年写成时,他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20世纪初,埃尔加固然凭借《谜语变奏曲》和《第一交响曲》迅速获得名誉及声望,甚至成为英国皇室喜爱的作曲家,却不得不面对现代音乐的异军突起。他笔下传统谨严的、浪漫意味浓郁的作品,被当作“落伍”与“过时”之作。作曲家对现状失望,却无能为力。

    在这样的心境下,这首大提琴协奏曲面世,偏巧首演失利,反响平平,重演机会寥寥,若不是杜普蕾数十年后发掘并再诠释,这首曲目恐怕要一直沉寂下去。命运实在是奇妙的事情。

    杜普蕾与埃尔加两人,固然成长背景与阅历迥异,却同样曾被人误解,同样经历过高低起落的人生。两人将各自的故事倾注在这作品中,后世爱乐人因之怅惘,感慨于生命中诸多无从答解、不可预知的缘分。

    时移事迁,唯音乐久恒。

  •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9749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