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尼埃:让大提琴的声音在上面留驻
贾晓伟 于 2017.11.07 14:41:39 | 源自:深圳特区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40

环球公司2005年出品过六张一套法国大提琴家富尼埃的唱片,主要收录了他1960年代的录音,以及1970年代的零星作品。曲目来自维瓦尔第、海顿、舒伯特、勃拉姆斯、德沃夏克、斯特拉文斯基等作曲家。其中海顿的两首大提琴协奏曲录制于1967年,富尼埃的演奏风格在唱片里毕现,修长的旋律线条,一直在演奏的手臂上方编织,穿插。海顿这两部作品,在美学上十分现代,华美、飘逸,不像他的交响曲有时会让人觉得平淡。我每次听富尼埃的海顿,都觉得有一幅声音的图像悬挂在空气里,好像音乐迟迟不愿下来,落地,消失。这就是他的魔术。有人说富尼埃的琴声高贵,其实是表明他声音线条的高蹈。空气对富尼埃而言是一把软弓,他在运作一口大呼吸,而作品被注入感情与想象后,有了灵魂,因此难以消散。

  • 1906年生于巴黎的富尼埃,童年曾立志当一名钢琴家。但由于患小儿麻痹,右腿失灵,踩不了踏板,后来改学大提琴。来自家庭的文化教养,以及他天才般的学习能力(在音乐学院以第一名结业),让他的琴声一开始就有一种人文主义的厚度与温暖。乐评家说他表达着理想主义的乐观,从无唉声叹气与悲悲切切。这似乎是一个定式,往往有过肉身苦难的人,表达上多有生命热力。两只腿都有小儿麻痹的帕尔曼,小提琴的声音也饱满而浪漫,充满热情。与富尼埃一样,他们都印证了里尔克的诗句:被弃者却爱得更多。在剥夺处,亦有恩泽的降临。

    这套唱片的说明书里,有一张杜普蕾与富尼埃1966年在莫斯科的合影。杜普蕾穿格裙子,高高站着,相比较,坐着的富尼埃有点矮小。杜普蕾的琴声感情浓度大,悲痛,与她的人生境遇以及疾病相关。而富尼埃却是一个平和而隐忍的人,永远一副文雅的形象。其实他常拄一根拐杖。说明书里的另一张照片,是他左手拄拐,右手夹烟,与罗斯特罗波维奇等人在一起。从人格上来看,富尼埃与梅纽因、谢霖近似,低调,投入,充满爱意。

    富尼埃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曲被乐迷津津乐道,时常拿来与卡萨尔斯、斯塔克等大师比较,仿佛这部作品是衡量大师地位的重要参数。其实这是一种迷失,《水浒传》模式排座次的权力心理。如果说武无第二、文无第一这个说法真实无误的话,富尼埃的巴赫有其特有的音色与断句,而卡萨尔斯纯粹而真诚,斯塔克流畅,相互间各是风景。风景的差异是喜好者的比较,而风景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别。有时比较就是万恶之源,把音乐殿堂弄成了拳击馆。古尔德中年时对乐坛的竞争比较深恶痛绝,最后以不再现场演奏,躲起来录音了事。他开始用技术的手段,秘密追求另一种完美。

    由于容易相处与合作,富尼埃与许多同行一起演绎与录音,好唱片多多。他的贝多芬大提琴作品甚受重视,与肯普夫、古尔达配合各有一版。与古尔达的那版,封套上的富尼埃低头拉琴,古尔达眼神诡异地扭脸张望。低头眼神向下,甚至有些羞怯,几乎成了富尼埃的标志性形象。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让琴声沿着琴身向上攀援,爬升,在我们的头顶不远的地方缠结,舞蹈。我们在合适的高度,看见了音乐。

    而与一系列指挥大师合作——从富特万格勒一直到卡拉扬,富尼埃被高度赞誉。许多作曲家写作的大提琴作品都题献给他。但不知为什么,富尼埃50岁时移居了瑞士。他1986年去世,其后有一座音乐学院举办大提琴音乐节,用来纪念他的成就。生前已经获得无数荣誉的他,60岁前还获得了法国骑士勋章。这是祖国的认定。

  • 制造商=LINOHELL;型号=CHROMAGRAPH;焦距=0毫米;镜头=手动
  • 最初知道富尼埃的名字,是20多年前在别人家里听音乐的时候。记不得哪张唱片哪部作品了,只记得他拉出的琴声厚重,充满力道,像中国书法大师的老辣运笔,线条苍劲。形式的打动给我被击中的触电感觉,一如好的书法不用多看,看过一眼就刻在了记忆里。相对于大提琴演奏大师如林的乐坛,以琴声质地让人迄今难忘的并不多。而今天再听听富尼埃,只觉得他那代人的消失,带走了古典音乐的灵魂。听音乐一旦夹杂着缅怀,时空就变暗了。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5204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