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把“曲子吹进人的骨头缝里”
邝颖华 于 2018.02.07 14:01:11 | 源自:南方周末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10

2017年,国产青春片《闪光少女》用一场惊艳四座的斗琴戏,奏起了民乐与西洋乐的爱恨情仇。影片中,民乐方的唢呐乐手凭借其变调的技巧,将西洋乐的《野蜂飞舞》变调至《百鸟朝凤》, 用唢呐用“百鸟”吹散了“野蜂”,吹出了民乐那不逊于西洋乐的磅礴气势,让人不禁惊叹民乐的非凡魅力。

唢呐,不止是婚丧嫁娶

“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唢呐根在何处一直未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和琵琶、扬琴一样是外来传入的民族乐器。有说唢呐的前身是波斯的直吹管乐器“surnā”,是中亚地区婚丧嫁娶的必备乐器之一,在金元时期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明朝时在中原开始流行。在新疆拜城县,还能找到龟兹国于公元3世纪建造的克孜尔石窟,而在其中一面石壁上,就画有乐伎吹奏疑似唢呐的场景。因此,也有说唢呐出自龟兹国。

唢呐音调高、音响大,在明朝已为汉族宫廷所用,成为常见的军乐器和仪仗乐器。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就有提到,“凡掌号角,即是吹唢呐。” 明朝后期,唢呐站上了戏曲艺术的舞台。在戏曲表演中托腔、唱腔过门、场景切换时常常使用唢呐。同时它也成了昆曲、山东柳子戏、南昌采茶戏等戏曲的主要乐器。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逐渐接受和喜欢上了唢呐这一乐器,并会在婚丧嫁娶等重要场合请来唢呐班子助兴。

随着时代的发展,唢呐在民间应用的场合越来越广。在上世纪30年代,被称为“鸡公榄”的广州西关小贩不仅要穿上纸扎公鸡,还用唢呐模仿公鸡的叫声沿街招揽生意。骑楼上的人们听到了唢呐声,会从窗边伸出头来,让卖榄人抛一包榄上楼。

如今,唢呐不止在民间。它早已登上了国际艺术的大舞台,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去巡演。2001年,著名青年唢呐演奏家朱颖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独奏一曲《百鸟朝凤》,成为首位在维也纳音乐殿堂独奏的女唢呐演奏家,在当时引起不小轰动。

  • 唢呐红过吗?

    唢呐由哨子、气盘、芯子、碗、杆组成。在宫廷,唢呐是“御前仪仗内乐器”;在民间,唢呐也在先前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在戏曲、婚丧嫁娶、日常乐舞中有所发挥,活跃在全国各地。与此同时,在不同地区扎根成长的唢呐,其特征也各有不同。比如,东北唢呐的哨片呈扇面形状,因而音色亮;而山东唢呐的哨片呈布袋形,吹出的声音也因此相对柔和。各民族间的唢呐也大不相同:彝族唢呐的碗通常为木制,碗面简素古朴,而藏族的唢呐碗多为铜制,常附有纹饰图案,精美程度堪比工艺品。

    不同地区的唢呐,即便制作材料不一样,但制作过程却是大同小异。在选好木杆材料后,工匠们会先把木头做成木管,在上面按前七后一的排列钻孔,并分别在木管的上端和下端装上哨子和喇叭,这把唢呐便算是大功告成。这过程中最难的要数造哨片。传统农村流行的唢呐,其哨子多用芦苇制成,因此在芦苇丛中找到上好的芦苇,便成了工匠做哨片的第一步,这当中究竟要花多久的时间,恐怕除了工匠自己外无人能知。找到合适的芦苇后,工匠会从中截取一小节,清理里面的薄膜,然后用铜丝扎好其中一头,按照当地流行的唢呐哨片的形状,来回烫烙芦苇的另一头,直至其成形。手工制作的哨片成功率不及百分之十,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工匠,也不敢在制作过程中掉以轻心,小心翼翼地按着工序走,生怕一有差错,就会影响唢呐的整体音色。

    1949年后,我国涌现了任同祥、郝玉岐、赵春峰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人民艺术家,他们在现有唢呐民曲的基础上,对民间广泛流传的曲目进行了改编或重新演绎,并创作了《一枝花》《庆丰收》《全家福》等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作品。唢呐逐步在各地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表演流派,以汉族唢呐为例,有粗犷浑厚的东北派、清脆明亮的山东派、热情朴质的河北派、厚重有力的陕北派和柔润风雅的潮州派。流派内部又会因演奏大师风格不同,再形成小流派,比如在安徽,民间唢呐就根据隋兰魁、张连升、刘凤鸣三位唢呐大师的演奏风格,在当地形成三个流派。

    不管是哪里的流派风格,唢呐表演都极具个性化,这也要求唢呐演奏者对技术的熟练掌握,不仅要能运用颤音、花舌等传统吹奏乐器共有的气技、指技和口技等技法,还得熟悉唢呐特有的换气法和指法,如气拱音、气定青、指揉音、飞指音、剁音等。除此之外,唢呐演奏者不仅要能胜任独奏和伴奏场面,还能用唢呐模仿出人和动物的声音。在民间传统原版的《百鸟朝凤》中,除了能听到布谷鸟、燕子、画眉等常见鸟叫声外,还有可能听到马、羊、鸡等家畜和婴儿的哭声,可见唢呐演奏之精妙,技艺要求之高。学艺之路自然是艰辛的。不少唢呐学徒为了练习换气,会在夏天用麦秆代替唢呐,装一碗水,对着水吹泡泡,要练到换气时碗里仍能冒出水泡,这才算合格。

    吹唢呐,不仅要用技术,还要用心。在陕北,唢呐匠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唢呐人,不在于你会吹多少曲子,而在于你是否能把曲子吹到人的骨头缝里。”正因如此,唢呐虽音调高,音响大,却总能触碰人内心的柔软之处,一吹就是数百年。

    唢呐沉默了?

    2017年初,山东有的地方为了整顿当地婚丧陋俗,下令禁止在街头吹唢呐,而更为讽刺的是,被整改的某村前脚将唢呐纳入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脚就收到了禁吹唢呐的通知。

    迎亲车队取代了大红花轿,近年提倡的简易殡葬取代了过往严肃隆重的奔丧仪式,一向在民俗仪式中负责造势的唢呐自然成了扰民制噪的那一个。以有“全国唢呐之乡”之称的江西庆义为例,在上世纪70年代末,在当地的唢呐演奏者最高达2000多人,而如今全县会吹唢呐的不足300人。连“唢呐之乡“也面临如此窘境,其他地方更是可想而知了。

    唢呐没有沉默。与民间唢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艺术唢呐的稳步发展,有越来越多唢呐演奏家和专业民族乐队甚至是西洋乐团合作,将唢呐演奏进行改造。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音乐高校开设了唢呐专业,这有利于学生接受系统的乐理、乐感等技巧训练,避免以往学徒制教学中的局限,对唢呐乃至民族音乐形成较为成熟和全面的认识。但唢呐与古筝、笙、笛等传统乐器不同,后者深受周礼影响,自古以来便是阳春白雪的象征;而前者出身草根,若过度专业化,反而让唢呐演奏失去了原有的民间特色。被称为“中国现代唢呐第一人”的唢呐艺术家刘英就曾批评他的学生光有技术,音乐中缺乏了唢呐蕴含的传统文化味儿。

    好在年轻的听众们并非对唢呐拒之门外。在深受90后、00后欢迎的弹幕视频网站bilibili中,就不乏年轻民乐手用民族乐器改编和弹奏动漫歌曲和流行歌曲的视频;曾用民乐改编流行音乐的民乐组合女子十二坊多次直播民乐演奏,引来大量关注,光是观众打赏就月入百万。唢呐没有沉默,它还是它,只要人们还能把“曲子吹进人的骨头缝里”,那唢呐的舞台就永远在。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3.093.***.***
    113.093.***.***
    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黄飞鸿那首了,估计也是传播最广的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8.02.09 09:42:20
    2
    03
    是不是这个乐器也和其他的一样有不同的档次和音质?
    发表于2018.02.08 10:47:17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0040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