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贝多芬都不能掩盖他的光芒 舒伯特与他的传世名作
听木 于 2018.02.08 19:49:39 | 源自:微信公众号-音乐之友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50

贝多芬是那个年代的超级巨星。当贝多芬以“大师”的名号声名远播时,同时代的另一位伟人却默默无闻;由于他圆滚滚的矮小身材,朋友们残忍地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小蘑菇”。

舒伯特只活了31岁,在有生之年不为公众所认可,但是小圈子里的密友们对他交口称赞,以致于当时出现了一个包含他名字的专有名词——“Schubertiade”,意思是“舒伯特圈”(也有译作“舒伯特党”)。指的是当时的上层阶级、有钱人家,通常是舒伯特的朋友或音乐爱好者,邀请舒伯特到自己家中举办小型的音乐沙龙,演奏的大多是舒伯特的音乐。

贝多芬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是因为他抓住了旧秩序崩坏之后的自由、民主、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精神,发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如果说贝多芬的交响曲是高贵思想的宏大表述,那么舒伯特的音乐则转向了更私密化、个人化的表达。舒伯特的作品,尤其是那600多首艺术歌曲,就是在尝试把个人的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想象力投注到每颗音符上。

“贝多芬之后,谁还敢作曲呢?”对于这个舒伯特自己问出的问题,他用他的音乐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 1797年,舒伯特出生于维也纳郊区诺斯多弗街(Nussdorfer Strasse)54号。那是一栋拥挤的公寓,除了舒伯特一家,还有16户家庭住在这里。舒伯特是家里的第12个孩子。

    作为老师的父亲给了舒伯特最初的音乐启蒙。作曲家萨列里(没错,就是《莫扎特传》中那个莫扎特的死对头)慧眼识珠,11岁的舒伯特得以加入维也纳最高教育机构皇家神学院的唱诗班,并且开始在那里接受完整的教育。

    萨列里亲自教授舒伯特音乐理论,他对舒伯特的赏识,源于他听过舒伯特一年前所写的《海格的悲歌》(Hagars Klage)。

    这是舒伯特现存原稿中年代最早的曲子,以14岁孩子的程度来看,这算是一首超龄的成熟作品。内容是关于母亲对垂死爱子的悲怜疼惜之情,正反映出舒伯特自己的家庭悲剧——一年后,15岁的舒伯特失去了母亲。

    舒伯特一结束课程,便立刻在他父亲的学校执教。尽管有繁重的教学工作,舒伯特仍然创作出了数量丰富的作品。1814年,舒伯特创作了著名的《纺车旁的甘泪卿》(Gretchen am Spinnrade),选自歌德的戏剧《浮士德》。这是舒伯特首次尝试以歌德的诗创作,词曲搭配近乎完美。这时候的舒伯特只有17岁。

    伯特用单调反复的钢琴伴奏,模仿织布纺锤的声音,曲中高潮处是纺织女伤痛至深,中断纺织,音乐也戛然而止;然后随着她心情逐渐平复,音乐也再次缓缓响起,重复之前的旋律;最后,乐曲仍然落在了开头的那两句歌词:“我不再平静,我心觉沉重”,仿佛预示着她要继续承受无尽的痛苦。

    1815年是舒伯特的创作力爆发的年份。这一年,他写了超过20,000小节的音乐,包括9部教堂音乐,一部交响曲,还有150多首艺术歌曲——其中在10月的某一天,他就创作了8首。

    其中更有数首扣人心弦的作品:依歌德的诗作《野玫瑰》(Heidenröslein)所谱的同名歌曲就是其中最朗朗上口,让人耳目一新的杰作。

    还有一首经久不衰的旷世之作《魔王》(Der Erlkönig),也诞生于这一年。《魔王》也是根据歌德的同名诗创作,故事的情节是父亲怀抱发高烧的孩子在黑夜的森林里骑着马飞驰。从技术上来说,这首艺术歌曲无论对钢琴演奏者还是歌手都是巨大的挑战,钢琴右手快速的、不断重复的和弦要持续几分钟,而歌唱者要在叙述者、父亲、孩子及魔王四个角色中来回切换,用不同的音调演唱。

    1815年整个一年以及1816年的大半时光他仍住在家中,继续谱写大量作品。他在1816年又写了两首交响曲——春天时创作《C小调第四交响曲》,后来取名为《悲剧》;秋天时又谱写了《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

    这些舒伯特早期的交响曲,虽然仍以古典时期惯用的作曲手法为本,但已绝非模仿海顿、莫扎特或贝多芬等前辈大师之作。这是初具大师风格的年轻天才的作品,而且已有舒伯特后期作品的特殊风格。

    这一年最特殊的曲子则是著名的《摇篮曲》(Wiegenlied),舒伯特父亲此时又增添两个新生儿,一个诞生于1815年4月,另一个诞生于1816年12月。

    1817年初又是舒伯特一段创造力异常活跃的时期。他为密友舒贝尔的诗作谱写的《致音乐》,以及《死神与少女》、《鳟鱼》都是技巧成熟的大师之作。后两首曲子的旋律后来分别发展为一首弦乐四重奏和著名的《鳟鱼五重奏》。

    《致音乐》(An Die Musik)是对音乐的礼赞,是一首完美的作品。这首单纯、伤感的诗,用浪漫派人士最喜爱的爱罗尼亚竖琴(Aeolian harp)弹奏,配上舒伯特的旋律,便是一首抒情优美、扣人心弦之作。单是这一首曲子,舒贝尔与舒伯特的友谊就不会被遗忘。

    《鳟鱼五重奏》是舒伯特年仅22岁时创作的作品,第四乐章发展了艺术歌曲《鳟鱼》中的旋律,由此得名。有意思的是,这首歌曲的本意是警告那些年轻妇人,小心上了年轻男子的钩,但是在五重奏中,舒伯特没有体现这样的意思,而是想要唤起人们对鳟鱼在水中嬉戏,以及鳟鱼和渔夫之间“较量”的美好想象。

    舒伯特一生共写过15首弦乐四重奏,晚期的几首以悲伤为主基调的四重奏情感丰富,和声运用大胆而充满新意,是浪漫主义全盛时期勃拉姆斯、甚至是理查·施特劳斯音乐的前奏。比如创作于1820年的《四重奏片段》(Quartettsatz),和《纺车旁的甘泪卿》均是舒伯特创作生涯的里程碑之作,展现了一个崭新、独特的舒伯特世界,可惜并未完成。如果舒伯特完成了这首弦乐四重奏,它必定是一首旷世佳作。

    《A小调第十三弦乐四重奏》中的行板引用了戏剧配乐《罗莎蒙德》的旋律,展开全曲强烈的感伤气氛。虽然其中不乏欢欣迷人之处,但全曲的感觉则是浓郁的灰暗忧郁色彩。

    还有舒伯特的《第十四弦乐四重奏》“死亡与少女”,音乐充满了黑暗压抑和悲伤痛苦,使人感到无法承受与摆脱。

    1822年下半年,舒伯特开始着手写另一首新的交响曲,从此再未将其完成。这就是著名的《未完成交响曲》(Unfinished Symphony),舒伯特最受人喜爱的交响曲。

    有人说,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实际上是完成了。这前两个乐章已经足够包罗万象,情感表达丰富全面,结构和形式完美无缺,再有任何第三、第四乐章都是狗尾续貂,画蛇添足。更有人说,舒伯特已经完成了另两个乐章,只是给遗失了。直到他去世30年之后,才有人声称,自己保存着舒伯特43年前给他的交响曲原稿。

    还有人认为,这首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就是舒伯特《罗莎蒙德》戏剧配乐中的间奏曲。

    舒伯特保留了前两个乐章的草稿,以及第三乐章快板的部分草稿,他显然是想有一天完成全曲。舒伯特会将其暂时搁置的原因,也可能只是他又开始写另一首新作品而已。11月他写了凄美迷人的钢琴作品《C大调幻想曲》,又称为《流浪者幻想曲》(The Wanderer Fantasia)。

    这首庞大的曲子旋律清新、极富装饰技巧,活力充沛,已经自由流畅,指出了钢琴技法的新方向。舒曼盛赞它是“献给神的礼赞”。

    我想几乎没有人会反对,给舒伯特的《C大调第九交响曲》冠以“伟大”的标题,绝对是实至名归,尽管这个标题最初只是用来区分舒伯特的《C大调第六交响曲》“小巧”。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本曲创作于舒伯特生命的最后一年1828年,其实早在1824年3月,舒伯特就在一封信中提到,他正在创作一部“宏大的交响曲(a grand symphony)”。

    但是依照他旧有的习惯,这部交响曲的草稿又被搁置一旁。舒伯特在1828年3月对它做了些补充修改,并在3月完成。但是这首曲子从此不见踪影,直到1839年舒曼访问舒伯特之兄费迪南时发现了这部让他“瞠目结舌”的作品,并由门德尔松在1839年指挥演出该曲。

    1822年是舒伯特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年他染上了梅毒,这在当时是不治之症。之后,他的健康状况不断恶化,此时又恰逢他的歌剧创作遭遇失败。承受身心痛苦和沮丧的舒伯特,放弃在歌剧舞台上成名的企图,全心投注于他擅长的艺术歌曲创作。

    舒伯特短暂的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奠定了他19世纪伟人的地位。这几百首歌曲是对人类灵魂的手术刀式的检验,呈现了人类精神、情感、想象力的种种复杂的、不同程度的面相。街边的乞丐、小贩、战场上归来的士兵,都是他的艺术歌曲所要表现的对象。他试图把人类整个精神世界囊括进他的一首首乐曲中,而他采取的艺术形式却是如此得短小、轻盈。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虽然听起来浅近,但是可一点也不浅薄,它同样能够承载厚重的东西。比如下面这首3分半长的《风琴师》(Der Leiermann),讲述了一个卑微的音乐家、被社会所忽视的局外人的故事,为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的残酷现实。它的旋律如此简单,却如此迷人,充满着黑暗和忧郁。舒伯特就用这样一首首精悍的艺术歌曲,向我们展示着那个时代的众生相。

    德国诗人缪勒(Wilhelm Müller)的诗集《美丽的磨坊女》(Die schöne Müllerin)正是一部舒伯特寻找已久的诗集:故事紧凑,富于人性,人物刻画纤细,而且背景详实。而且缪勒本人非常乐意看到他的诗被谱成歌:“我的诗若只是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存在,它便不具有完整的生命……只有音乐才能赋予它生命,只有音乐才能唤醒我诗歌中蛰伏的生机。”

    舒伯特的音乐的确赋予了它生命。《美丽的磨坊女》是艺术歌曲有史以来最凄美绝伦、感人肺腑的作品,从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均是完美无缺。它也是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舒伯特之前无人创作过此类套曲。诗与歌完全协调,浑然天成。

    1827年冬天,舒伯特开始写那部悲抑哀愁、绝望俨然的声乐套曲的巅峰之作《冬之旅》(Winterreise)。这同样是根据缪勒的诗创作的,舒伯特的音乐和原作一样,《冬之旅》的故事并非以戏剧化手法展现,而是隐藏在诗词的背后。故事发展线条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描述情绪转变的细节。在旅程的前后来回之间,诗人和作曲家分别投入自我的感情,创作出绝美哀婉的作品。

    《冬之旅》中第23首歌曲《幻日》,流浪者看到天上有三个太阳,内心的痛楚随着意识到自己濒临疯狂的情况更为沮丧。这种类似幻觉的绝望心境引导听者进入最后一首歌《风琴师》。在创作这首曲子的时候,受梅毒困扰的舒伯特精神已渐失常。

    雷尔斯塔及海涅作词的艺术歌曲在舒伯特辞世后以声乐套曲的形式出版,并由出版商定名为《天鹅之歌》(Schwanengesang)。

    其实它并非是类似《冬之旅》那样的声乐套曲,只是数首歌曲的系列组合。雷尔斯塔作词的歌曲优雅、明确、迷人。

    而海涅作词的七首歌曲则是在无意间导引出舒伯特内心的情感世界,每首诗都精确敏锐地道出了人类内在的情感。舒伯特的灵感和想象力在这些歌曲中发挥至极致。

    BBC有一部讲述舒伯特的纪录片——《舒伯特的大爱与大悲》。“大爱与大悲”很好地概括了舒伯特白驹过隙般的一生。

    伟大的艺术家都有一个理想的最高的艺术和人生境界,艺术是纯粹的,现实不纯粹。舒伯特如此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但是父子失和、25岁身染梅毒,不久将离开人世,他热爱着的一切就要从自己的世界消失殆尽——现实中总是布满了种种不可逾越的阻碍,于是,大爱转成大悲。或者说,正是因为有了这大爱,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悲伤才显得愈加剧烈。

    *部分内容参考《舒伯特》(伟大的西方音乐家传记丛书)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此帖使用Win10提交
    发表于2018.02.16 20:43:02
    5
    03
    舒伯特就是为音乐而生的!
    发表于2018.02.12 17:06:00
    4
    218.020.227.***
    218.020.227.***
    发表于2018.02.12 17:05:11
    3
    050.028.191.***
    050.028.191.***
    发表于2018.02.09 03:01:09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7656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