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交响曲敢称“贝多芬第十”?
王岳龙 于 2018.03.23 10:57:41 | 源自:微信公众号-音乐之友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09.75/39

古典交响曲这一宏伟的音乐体裁大致出现于海顿、莫扎特那个时代,经过贝多芬的创作和发展,达到了这一形式的巅峰,贝多芬虽然只写了 9 部完整的交响曲,从数量上来说远不及海顿的 100 多首和莫扎特的 40 多首,但是这 9 部交响曲就像是矗立在欧洲大陆中央的阿尔卑斯山一样,一览众山小。

即使瓦格纳说过,交响曲这一形式已经渐渐走向死亡,但是在贝多芬之后仍不乏勇于探索交响曲各种可能的实践者。由贝多芬引领的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音乐创作进程,也在后人的继承和发展中展现了更加多姿多彩的风格。例如舒伯特、柏辽兹、李斯特、门德尔松、舒曼、柴科夫斯基、德沃夏克、布鲁克纳、马勒,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等,都有堪称"伟大"的交响曲存世。然而,只有一部交响曲,世人皆认可其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这就是由勃拉姆斯创作的《C 小调第一交晌曲》(作品 68)。

约翰尼斯·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美国著名记者、乐评人菲尔·G·古尔丁(Phil G Goulding,1921-1998)在他的《古典作曲家排行榜》(原书名《50 位伟大的作曲家和他们的 1000 首伟大的作品》)中将勃拉姆斯排在了第 6 位,仅排在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瓦格纳和海顿之后。在古典音乐界曾经有“3B”的说法,即伟大的巴赫、贝多芬和勃拉姆斯,可见勃拉姆斯在古典音乐作曲家中的地位之高。

勃拉姆斯与他大约同时代的瓦格纳可以说处在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两极,瓦格纳的最高的成就在歌剧创作上,而勃拉姆斯却无任何歌剧作品,他的创作皆为器乐曲、艺术歌曲和合唱。勃拉姆斯一生虽仅写过4部交响曲,但这 4 部交响曲的水准之高也让很多作曲家难以望其项背。BBC Music 杂志在 2016 年第 9 期曾刊登专题,由 151 位当今著名指挥家评选出的 20 首最伟大的交响曲中,勃拉姆斯的 4 首交响曲全部入选,其中《第一交响曲》名列第 8 位。另外 3 首的情况是:《第四交响曲》排名第 6,《第三交响曲》排名第 12,《第二交响曲》排名第 18 位。

勃拉姆斯 20 岁的时候结识了匈牙利小提琴家爱德华·雷蒙伊,并担任了雷蒙伊的钢琴伴奏。据说一次雷蒙伊演奏贝多芬的《克莱采小提琴奏鸣曲》时,坐在台下聆听的当时最伟大的小提琴家约瑟夫·约阿西姆,对勃拉姆斯的钢琴伴奏赞不绝口,并主动将他介绍给了他的好友李斯特和舒曼。当勃拉姆斯为舒曼演奏自己的钢琴曲时,舒曼叫勃拉姆斯停下来,他说,我应该叫我的夫人克拉拉来听一下。而克拉拉是当时欧洲最负盛名的钢琴演奏家之一。就这样,勃拉姆斯结识了舒曼夫妇。舒曼在搁笔多年之后,破例为勃拉姆斯写了一篇他最后的乐评文章,对勃拉姆斯推崇备至,甚至称他是“新的贝多芬”,鼓励他创作交响曲。勃拉姆斯与舒曼夫妇的关系,是音乐史上最扑朔迷离,最感人至深的情感故事,有一部电影叫作《春天交响曲》,可以参考一下。

1854 年,在勃拉姆斯结识舒曼夫妇的第二年,舒曼因精神抑郁欲投莱茵河自尽,幸好被人救起。勃拉姆斯成为舒曼夫妇家的常客,他经常照顾克拉拉及舒曼的孩子们。在克拉拉的支持下,他从 1855 年开始,着手创作他的《第一交响曲》,但是这项计划进行得不太顺利。最终,他将这一乐稿改为了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而他的《第一交响曲》直到 1876 年才最终完成。如果从勃拉姆斯有意创作交响曲开始算起,他用去了整整 21 年。而实际上,勃拉姆斯真正起草的,并最后完成的《第一交响曲》是从 1862 年开始的,大约用了 14、5 年的时间。

勃拉姆斯之所以花了如此之长的时间构思和创作他的《第一交响曲》,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贝多芬作品所达到的高度,让后人往往望而却步。勃拉姆斯自己曾经说过,在贝多芬之后创作一首交响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其次是舒曼夫妇、约阿西姆等这些朋友们对勃拉姆斯的厚望,给了他极大的压力,使他觉得要想成为人们认可的“新的贝多芬”,不是一件习作就可以办到的。

再次,勃拉姆斯有着很强的内省和内向的性格,他对自己的作品常常持批判态度,除非他自己和朋友们都满意,他不会轻易推出。

最后,勃拉姆斯在创作大型管弦乐作品方面仍然不是很娴熟,他对弦乐方面的认识及配器技术,还需要他的好朋友约阿西姆等人的帮助。

  • 不容置疑的是,勃拉姆斯的《C 小调第一交响曲》是非常感人的。我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很长时间一直拒绝这首作品,当我了解勃拉姆斯的性格以及他的人生遭遇后,我才真正了解这部作品的意义。

    比如第一乐章的引子就曾经让我感到不适,那重重捶击的定音鼓,仿佛敲得人心脏都要跳将出来,同时进行的弦乐上行的乐句和木管乐下行的乐句,听上去是那么纠结,但它不正好诠释了勃拉姆斯的内心世界么?1856 年,当舒曼离世后的那一年,勃拉姆斯竟然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克拉拉,但他却又为此愧疚一生,在得知克拉拉生命垂危时,匆忙跳上了一列开往相反方向的火车,最后只能在克拉拉的墓前献上他最深情的歌曲《四首严肃的歌》。

    当长大的引子渐渐在愁苦的氛围中弱下来时,突然一声定音鼓的重击开始了第一乐章的呈示部。这里我们听到强大的命运式的主题与一个优雅的歌唱式的、充满期望的主题对峙,类似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中的节奏响起,终止了呈示部。在主题经过发展和再现后,我们没有听到贝多芬式的英雄般的终止,勃拉姆斯让他的《第一交响曲》的第一乐章结束在了迷茫、失落和不知所终的气氛中。

    第二乐章相比于激烈冲突的第一乐章显得宁静,但是更加深情。在弦乐的忧歌之后,有一段双簧管独奏的优美倾述。勃拉姆斯的好朋友——比尔洛特医生在听到这个旋律时曾经说,这是勃拉姆斯“含泪的微笑”。这个主题在乐章最后交给了独奏小提琴,更加深了孤独寂寞的思绪。勃拉姆斯再一次让音乐在渐弱中结束。

    第三乐章似乎让我们差一点就忘却了忧愁,乐曲中间舞蹈的旋律已经快要激发起我们的热情了,但是这一切却转瞬而逝,乐曲再一次回到了宁静的沉思中,第三次在渐弱中结束。

    第四乐章的引子更加长大,它开始时的情绪是延续第三乐章的结尾而来的。在由弦乐拨奏的迟疑而踉跄的脚步后,突然传来了圆号吹奏出的宽广的主题,据说这一音调来自勃拉姆斯在阿尔卑斯山听到的牧人歌曲,歌中唱到:从高山之巅,从峡谷之渊,送去我对你千万次的思念。实际上第四乐章也是整部交响曲的中心,它的长度几乎占了这首交响曲近一半的时间。在庄严宽广崇高的阿尔卑斯山曲调之后,大提琴深情地唱出第四乐章的主部主题,这个主题温暖人心,它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极其神似。当经历了前三个乐章的曲折、纠结、愁苦、磨难之后,这段充满心灵慰藉的旋律响起时,我们怎能抑制住眼眶中的泪水呢?勃拉姆斯似乎有意用这样相似的旋律来向贝多芬致敬,他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意图。当有人追问他这段音乐是不是太像贝多芬了?他竟不客气地回应说:“any ass can see that.” 有人把它译成“任何蠢驴都能看出来。” 其实这句话挺粗鲁的,完全颠覆我对勃拉姆斯的印象,因为更接近原意的译法是:连傻 X 都能看出来。

    勃拉姆斯这一次终于没有让音乐结束在渐弱的迷茫中,他省去了呈示部的重奏,甚至省去了奏鸣曲式中的展开部,让乐曲的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直接再现,并将音乐推向了光辉灿烂胜利辉煌的尾声,最终契合了贝多芬交响曲中最典型的主题 —— 战胜黑暗,赢来光明。

    这就是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想要传达给我们的心灵感受,但它绝对不是要讲述某个故事,甚至可能都不是勃拉姆斯自己的故事。勃拉姆斯虽身处于浪漫主义音乐蓬勃发展的时期,但他拒绝写任何有标题的音乐,这一点简直是与柏辽兹完全对立,当然他也坚决反对以李斯特、瓦格纳为首的代表“未来音乐”的那一派。勃拉姆斯很像在中国文学史上唐宋时期"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厌倦音乐中的那种滥情、矫情的风格,他想让音乐回归到音乐本身,以古典主义的形式和风格,创作出均衡典雅的音乐作品。

    1876 年 11 月,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进行了首演,紧接着又由作曲家亲自指挥上演了几次,但这几次都没有获得成功。这时,勃拉姆斯的朋友再一次为他站台,首先是著名的音乐评论家爱德华·汉斯利克,他说:勃拉姆斯的新交响曲是全民族骄傲的财富。德国伟大的指挥家汉斯·冯·彪罗在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上演后的第二年,为了推荐这部作品,直接称之为“贝多芬第十号交响曲”,使这部作品从此戴上了金质的桂冠。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

    此帖使用VIVO X9提交
    发表于2018.04.20 14:32:40
    3
    180.102.033.***
    180.102.033.***
    发表于2018.03.28 23:19:13
    2
    113.201.055.***
    113.201.055.***
    发表于2018.03.23 17:56:44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4309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