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轩宾的《别君叹》,是考古而不是穿越
爱地人 于 2018.03.24 17:19:31 | 源自: | 版权:原创 | 平均/总评分:10.00/10

一首《别君叹》,很快从《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流传到了互联网、流传到了朋友圈。这个时代,每天都会流传着很多热点、很多话题,以及很多旋律,但这其中却是博人眼球和刺激本能的多,像《别君叹》这样以底蕴和内涵来流传的例子,真是不多!

这说明什么?说明有时候不是群众素材低,而是源头的供料有问题。

那么这首能够在朋友圈这种事非之地,都能快速流传的《别君叹》,到底是“何德何能”呢?

这首《别君叹》,是唱作人曹轩宾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全新谱上旋律的创作作品。《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作,几乎每个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国人都知道,即使不会全诗背颂,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千古名句,大家还是耳熟能详的。

为古诗词谱曲,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具体最早的源头,已经不可考。但邓丽君在1983年发行的专辑《淡淡幽情》,则因为流传其广,被当做一个最有名的早期源头。在此后的三十多年间,有很多华语音乐人,不断展开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诗宋词,以流行音乐的方式体现,有些甚至被唱成了摇滚、玩出了电子。

其中也诞生了不少的经典作品,但很多时候,这种将古诗词谱曲的创作,也很容易陷入一种模式,就是仅仅只给古诗词谱曲,并且突出那种古今穿越的效果。

也可以说,之前很多的古诗词现代曲,更像是穿越剧,算得上和“中国风”属于同一类型的作品,只是为了以古悦今。

  • 而曹轩宾的这首《别君叹》,在我看来,它可不是穿越剧。因为曹轩宾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的严谨和推敲,这首歌曲更像是一次考古式文物复原,是一出历史剧。它有的不仅仅是词和曲的跨世纪融合,倒像是曹轩宾为王维的代言发声。如果王维会谱写旋律,那么《送元二使安西》的韵律,就应该是《别君叹》那样的。

    在赵家珍老师的古琴合鸣下,曹轩宾对于《别君叹》的旋律处理,首先强调的是大量留白。要知道现代流行音乐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密度。无论是旋律还是歌声,无论是音色还是节奏,几乎没有一秒、一处空闲的地方。甚至很多的录音,也强调一个满字,频谱表上的音轨如果不顶格,简直不配称得上现代音乐。

    但曹轩宾这首《别君叹》,却为歌曲留下大量的留白空间。不仅每七个字之间,会用延音和休止符进行过渡,甚至就连七字成句的段落,也会用一些民族化的韵腔,起到类似现代转音的效果。这在中国艺术的层面,既像是形断实连的音乐化运用,也契合了中国文学中惯用虚字、虚词增强艺术性的传统。

    所以,《别君叹》很快就把人给送到了唐代,送到了渭城。这还没完,因为曹轩宾在演唱的过程中,还运用了陕西的方言,也让场景体验,达到了逼真的效果。的确,很多人在处理这种古诗词歌曲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语言的变化问题。

    很多当年押韵的诗词,为什么到了现代读起来完全不押韵了呢?就在于上千年过去后,中国的语言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也就曾经为什么如今用广东话,或者很多长江以南地域的方言朗读古诗词,才更有韵味的原因。

    而《别君叹》的“案发地”谓城,本就是咸阳的地界。这一次曹轩宾用陕西话来还原这首作品,不仅说明他在创作上的严谨,实际上也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求真精神。当一首古诗词以古方言的方式,被现代的韵律唤醒,也真的要恭喜曹轩宾这一次的考古创作成功!

    通过这次《别君叹》的创作和演唱,其实还应该唤醒更多人对曹轩宾的记忆。虽然,曹轩宾创作的《可惜不是你》鼎鼎大名,而他本人也和这首作品,形成一种记忆关联点。

    但真实的曹轩宾,可绝不仅仅只有一首《可惜不是你》,或者仅仅只会写《可惜不是你》的唱作歌手。从此前在个人微博上,对《歌手》节目每位歌手演唱表现专业、细腻的点评,到这次《别君叹》的实践创作,曹轩宾既体现出他在音乐理论上的扎实,更表现出他理论联系实践的创作灵气。

    甚至可以这么说,从对《别君叹》这首歌曲的创作架构、细节匠心,再到整首歌曲艺术化的演绎,曹轩宾已经用这样一首歌曲,证明了他不仅仅只是一位歌手、音乐人。能够将一首歌曲表现的充满文化底蕴,也让现在的曹轩宾,已经升级到音乐艺术家的高度。

    这次《经典咏流传》之后再介绍曹轩宾,或者就该说那个写过《可惜不是你》和《别君叹》的曹轩宾了!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03

    此帖使用SD4930UR提交
    发表于2016.10.08 16:34:26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6490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