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音乐离我们有多远?
王安潮 于 2018.10.12 09:07:49 | 源自:音乐周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10

假日闲暇游览寺庙,在访古探幽之际,总能听到庄严、清净、悠然、慈悲的佛乐之声,若驻足静听总会使人为之动容,或起欢愉心绪,或起慈善之念,或起释然心态。但人们在思忖之间又总会觉得佛乐离自己很远,尤其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清悠飘渺的佛乐在生活的空间上就离我们很远。在功用上,用以阐明佛理弘扬佛法的佛事音乐离平素的娱乐音乐也确实不在同一界面中。从时间上看,那些古典的佛乐,如魏晋陈思王所制“鱼山梵呗”、唐代乐府佛曲及变文、明永乐年间的《华严会》等,甚至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北京智化寺京音乐和山西五台山佛教音乐等现存乐种,都让人们感觉有不小的时空距离感。加之人们对佛教的敬畏之心,也不由自主地疏远了佛乐。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佛教音乐到底离我们有多远,我们应该如何理性认知和对待,显然是当下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佛教音乐因其赞、偈、咒、诵等体裁的不同功用,离大众的距离远近不同,如:赞用于祈祷和歌颂佛祖,偈与咒是梵文或梵音形式的佛事用乐,这三类可能离大众平素所需较小,距离也可能较远;而诵是音乐性较强的韵文,意思较为容易理解,且充满了启慧的生活哲理,很容易走进大众的音乐生活之中。即使是“道场忏法”中的佛乐,也因内容丰富和化导俗众的行事之需而较为容易成为大众的欣赏妙音。时下经常见到的各类生活情味较浓的通俗化曲调的佛乐,更是亲和于大众、妙绝于生活的“调味品”。所以,大众要通过积极的认知而理性地接触佛乐,将那些启慧、悦趣的佛乐作为生活中的伴乐是大有裨益的。

  • 虽然不能和以前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庙会相比,但随着音乐创作演出的活跃,佛乐也已成为舞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理性并积极参与到佛乐剧场之中去享受之,而实际上,佛乐也在各种形式上与大众的生活同生共处。首先,佛乐所产生的曲牌就在我们的民间音乐之中,是传统文化的构件之一份子,如:敦煌经卷所载唐代佛曲的《五更转》《十二时》等曲调已经化为各地的民歌(冯光钰将其称为“同宗民歌”),宋元南北佛曲中的《挂金锁》《豆叶黄》《望江南》《柳含烟》《寄生草》《浪淘沙》等已经成为现在很多地方的有影响的曲牌;其次,佛乐已经走上了音乐舞台而非仅限于庙宇苑囿,如:田青带领中国佛乐团在国内外的演出产生了广泛影响,唐建平创作的大型现代佛教清唱剧《白马入芦花》《神州和乐》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喜爱;再次,以佛教题材或仪式为创作内容的现代佛乐专辑也有很多成功案例,何训田的《波罗密多》《七日谈》《如来入去》等大量作品获得大众认可的同时,还获得世界级的音乐大奖。就在不久前,笔者收到了赵明霞、邱光顺、赵志鹏、刘嘉裕、李村、倪慧娣、黄伟汉等人精心制作的专辑《来自坛城净土的密音》,它以上师金刚萨埵仪轨为基础而结集的音乐,由六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具有浓郁的佛教音乐庄严静穆之感,而仪式音乐又有较强的可听性,尤其是较为容易传唱的通识性,这是佛教音乐拉近与大众距离的又一积极探索。事实上,这说明佛乐与大众的距离并非鸿沟,而是可亲近的音乐题材和内容,尤其是后者,它所传载的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审美,将是抚慰当下浮躁社会心态的一味良药。

    时下,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逐渐丰富,也在追求精神的享受,寻找心灵的慰藉。佛乐以其多样的内涵、丰富的审美,或将是重要的选材之一。它不应只是束之高阁的敬畏对象,还应是装点大众生活的启智妙音。笔者日前在哈尔滨遇到一位豁达、开朗的幼儿园老师,她既能惟妙惟肖地模仿邓丽君的歌曲,还能深情款款地吟唱佛教歌曲。作为一位普通幼教老师,在将佛乐用于其生活之中的同时,她也将佛乐之美传递给其家人,感染其学生。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6465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