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仙境:德彪西的《牧神的午后前奏曲》
雷健 于 2020.02.11 19:17:28 | 源自:北京日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20

听德彪西,除了钢琴曲《月光》,必听的还有他的《牧神的午后》(又称《牧神的午后前奏曲》)。这首取材于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斯特芳·马拉美同名诗的交响诗,不仅是德彪西的成名作,更被音乐史家认为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

1876年,马拉美开始创作长诗《牧神的午后》,十一年磨砺后,马拉美将诗歌发表。在这期间,德彪西与马拉美及一批印象派画家过从甚密,每逢星期二,就会聚到马拉美的寓所交流,多是听马拉美发表对诗歌的见解。比马拉美年轻二十岁的德彪西从中获益匪浅。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的观念自然影响到了德彪西。

  • 马拉美《牧神的午后》发表,德彪西极为赞赏。1892年底,德彪西以马拉美这首诗为蓝本,开始创作同名交响诗,1894年下半年完成总谱。马拉美用文字营造出的虚幻相间、朦胧迷离,充满象征暗示的梦幻般意境,德彪西能用音乐完美呈现吗?这一年的12月23日,《牧神的午后》在巴黎民族音乐协会音乐会上首演。演出前德彪西来到后台,担任指挥的古斯塔夫·多雷看出了写在德彪西脸上的焦虑和不安。多雷对乐手们说:“今晚我们要为捍卫一桩伟大的事业而奋斗!如果你们对德彪西、对我有一些友情的话,你们要全心全意投入这场奋斗!”乐手们齐声回答:“不用担心,大师!我们会胜利的!”多雷事后回忆,当长笛吹出那梦幻般的旋律时,他的第六感告诉他,这首交响诗会大获成功,因为刚刚还喧闹不已的大厅此刻鸦雀无声。音乐终止时,全场掌声雷动,根本停不下来。多雷只好打破惯例,指挥乐队将《牧神的午后》重演一次。

    马拉美在现场聆听了首演,他认为德彪西不但发挥了他原诗的感情,还用微妙的色彩提升了它。演出结束后,马拉美送给德彪西一本他的诗集,扉页上题着他即兴写的一首四行诗:

    原始气息的森林之神,
    如果你的笛子已经制成,
    请你仔细聆听,
    德彪西注入呼吸的光明。

    牧神,是古罗马神话中头长羊角,人身羊脚,专门司掌农牧之神。马拉美诗中的牧神在一个暑热难当的午后醒来,回忆起昨天午后的情景,喃喃自语。他在林泽之间追求仙女,梦幻闪烁,虚实相间,一切都那么朦胧隐约,恍惚迷离。仙女无处藏身,化作芦苇隐身林泽。牧神便以芦作笛,用芦笛寄托情思,诉说衷情,一忽儿“在寂静而困倦的昏晕中凉爽的清晨如欲抗拒,即被暑气窒息,哪有什么潺潺水声?唯有我的芦笛把和弦洒向树丛”,一忽儿“芦笛诞生的前奏曲悠然响起,惊飞了一群天鹅——不!是仙女们仓惶逃奔或潜入水中……”

    德彪西将长笛化为芦笛,使之成为整首曲子灵魂乐器,乐曲一开始就是长笛独奏,初次呈现主题后,竖琴与圆号轻柔地加入,配上加弱音器的弦乐和弦,营造出午后牧神醒来时倦怠的神情和飘忽不定的思绪。优美柔和的旋律奠定了全曲迷离恍惚的基调,也是乐曲向前发展的基础。

    整首乐曲从头至尾十分悠缓,竖琴的滑音仿佛微风在林泽间拂起一串晶莹的涟漪,弦乐的颤音犹如迎面而来的暖风,双簧管婉转甜美的衬句,好像仙女们在林泽间撩起的水珠。

    回忆是那么真切却又虚幻,明明牧神抱住了两个正在酣睡的仙女,瞬间又被甩脱。突然,“我捉住了仙后!”这突如其来的幸福也在一刹那间消失,牧神又回到躁动与宁静、梦幻与追求的亦真亦幻的朦胧中。最后在充满失望又满怀希望的梦呓中,牧神发出最后叹息:“别了,仙女们,我还会看见你们化成的影。”

    德彪西将这次高潮用双簧管在长笛悠缓的主题中加入奏出欢快而动听的旋律来表现,但却转瞬即逝。乐曲尾声轻缓柔慢,牧神重又回到宁静的朦胧中,梦幻迷离弥漫在林泽间。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4409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