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评论 - 评论行业、评论音乐
    崔健和窦唯这两个极具个性的人,在中国的原创音乐中可谓是超重量的人物,他们的每张专辑,每部作品,每场演唱会都给人们带来极具震撼的影响,但他们的风格却极为迥异,我常常在想,他们到底是什麽样的人呢?
    怀念雨生,并非一时兴起的心情,或许是因为快要毕业了吧,怀旧的心情总是特别的强烈。深锁落寞的夜,一个人听着雨生的《大海》, 任感情和思绪在那歌声里游荡。总想写点什么东西来告慰这落寞的心情,告慰人生路的艰辛,告慰雨生的世界。然而现在,倒是希望象雨生那样在纷飞的雨中死去,死了,灵魂还在,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书签: 张雨生
    刀郎的走红,缘于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发行。当“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的歌声在大街小巷回荡时,我们禁不住重新审视着手中的歌碟,这样一张薄薄的唱片究竟包含了怎样的魔力?6月10日上午,还在睡梦中的著名乐评人颜峻被记者的电话吵醒,一听到刀郎两个字,他似乎立刻“神志清醒”。对于这样一张火遍大江南北的唱片,颜峻的评价却简短到只有两个字----一般。“这是一张制作成本极低、录制也很简单的唱片。从配器、编曲上讲这张专辑很普通,甚至它的水准还略低于现在一般唱片公司的平均制作线,似乎还停留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状态。”
    书签: 刀郎
    太多人听过刀郎的歌,但很少人知道他长什么样——歌手刀郎没有进行起码的宣传、没有MV、没怎么打过榜,也几乎没接受记者采访,甚至他的照片都很难找到。与一掷百万打造偶像的唱片公司模式截然不同,刀郎创造了一场非典型流行,让不少专业人士吃惊——原来流行也可以如此简单。有一种市场推测称,现在刀郎的唱片销售量可能在600万张(不含盗版),是国内最近10年销量最大的一张唱片
    书签: 刀郎
    中国的摇滚音乐人在第一步的成功之后总是不能很好地继续下去,他们是否真的把音乐当作自己一生的理想?唐朝在《送别》中说:“故事中的世界在慢慢告诉我,也许这样的世纪不再有,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间奏是一段清新的木吉它,唐朝虽出落寞的《送别》,是上世纪末中国摇滚音乐的一首挽歌。
    “低音没有方向。”因而,“低音和超低音炮可以放在房间(听音室)地面的任何地方。” 这是一条古老的音响规律,古老得没有什么人去质疑它。多少年来,大师们均作如是说,专刊上皆为如是登,论坛里如此说。
    书签: 低音
    对于创新这是一次新的挑战,因为它的独立声卡市场必然受到其它品牌新的冲击,但一定也能抢回一部分被集成声卡占领的市场,而且集成声卡部分是呈增长的势头,所以从长远来看,创新的开放会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书签: Emu
    难道我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所买的喇叭,其所发出来的声音仍然不及耳机吗?如果真是这样,岂不是太荒谬了吗?
    在今天,我们还不能预言他们将是最好的,但这个声音,我们确实期待已久。以他们对音乐发自内心的虔诚和热情,他们踏实专注的努力态度和自动自觉的不断检省,以及他们的音乐所显示的艺术才华和内在力量,我们完全可以说,在时下众多的年轻乐队中,鲍家街43号乐队是最具潜力的。也许他们还并没有找到最完美的表达方式,也许年龄导致的经验不足还阻碍着他们通往成功颠峰的道路。但我们深信:他们的音乐可能为我们的时代创造奇迹。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写“音响二十要”了。第一次在“音响论坛”第40期,隔了不久又写了一次算是补述的材料。这次为了第七届音响大展我们自己编的手册,我又写了一次。 前后三次写“音响二十要”,时间隔了五年多。五年后检视我所写过的二篇“音响二十要”,几乎已经没有多少补充或更改的必要。不过,为了让读者们不必分篇去找,并且也藉此机会重新整理“音响二十要”的思绪,我还是决定再写一次。或者说再编一次:将前后二次的“音响二十要”融合起来。所以,如果有论坛的老读者发现这篇“音响二十要”几乎都是旧材料,请不必生气,它本来就已经无可更改。至于新读者,我诚挚的希望这篇“音响二十要”能够在您的心里建构出一套听音响的中心思想。
    一个孩子的成长,越过树林,越过湖泊,越过海洋,有些东西成为他生命里永远的记忆,有些音乐成为他骨头里不变的髓。岁月恒久远,经典永留传。有些摇滚给我们的印记将永远不能从我们的头脑中抹去,音乐也好,垃圾也罢,我们不能忘记的,就是属于我们的,伤,或者痛,或者爱。
    摇滚,乃其最重的一支——金属,因着对人们激情的诱发,长期以来一直是为基督教所深恶痛绝的对象。但它向那些“道德”的固定侵袭并没能取得丝毫进展,反被逐渐剥夺了发言权。毕竟,在嵌入教会伪善面具已达九年的西方社会,绝大部分音乐/艺术充其量只是精神茶会,而层出不穷的地下/极端音乐亦无非是变着花样继续着学究式的讨论
    电影音乐的演进过程是一连串不断创新的冒险历程。在电影音乐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时期所展现出来的风格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特徵,每一个时期也构成电影音乐本身的延续,体现了电影音乐自身不断变化、不断充实的生命力。以下将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略述电影音乐的发展过程与每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书签: 电影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窦唯的梦和幻境,可能更像是一种治疗,一种对自身精神生活的调节。他把自己完全地投人到音乐中,强调每一声、每一曲的功效,那个由玄奥的古汉语词汇构成的世界里,窦唯是如此孤独,除了山水和心灵,简直一无所有。我们可能要像期待一位大师那样,期待窦唯在10年以后的博大而今天的窦唯,却主要属于对音乐毫无要求的所谓小资,这是不公平的。尽管这种不公平,的确存在于我们音乐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书签: 窦唯
    哥特音乐是我们的入口:有很多东西本身并非哥特式的,但却为许多哥特所钟爱。例如工业(Industry)和古典(Classic)音乐;相反,有些哥特式事物却并非某些哥特乐队的兴趣,例如对吸血鬼和对死亡的兴趣;有些乐队并非哥特,却被认作是哥特,如Marilyn Mason(玛莉莲·曼森)、Nine Inch Nails(九根寸钉);而还有些乐队从不自称哥特,大多数人却将其看作哥特,例如The Sisters Of Mercy(仁慈的姐妹们,以下简称为Sisters)和Dead Can Dance(死者能舞)。
    和其它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音乐艺术的发展绝不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实现的,社会的发展、人类文化的整体进步等都无一例外地对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影响。本文试图以美国为例,谈谈音响技术的发展对音乐形式的进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想一想我们在过去某些年代只用简易的随身听、或者通过收音机收听广播里的歌曲时,我们那些忽然涌现的真实的感动与感受又是为何?只为了那些音乐真实而真诚地触及了我们心灵中隐藏的一些记忆和梦想。摇滚音乐发展到今天,是形式还是内容使我们对它给予了那么多的关注?我们对摇滚的理解是为形式还是内容?
    书签: 摇滚
    因为吃的油腻的食物太多,重视健康的现代人不一而同地选择了洗肠这个特色医疗服务项目,以便对天上地下的飞禽走兽给肠胃造成的伤害做些补偿。而当热爱音乐的你,在某一天发现因为被太多的电子音效、电吉它效果、撕心裂肺的呐喊和噪音与噪音的拚贴伤害了耳朵,使我们耳朵先天的敏锐性已经大不如前时,你会不会想起用一种方式,就像清洗肠子那样,好好地清洗一下自己的耳朵,把太多的杂质清理出自己的耳朵,让自己的耳膜能保持一个更清爽的状态。当然我国的医疗机构似乎尚无这样的服务,不过我可以介绍一张专辑,你可以用它来洗耳朵,而且效果不会太差,这张专辑就是《暮良文王》。
    书签: 窦唯
    《在那遥远的地方》与《教我如何不想他》等歌曲我已听了数十年,但从来就不曾听过有人以如此娇、嗲、嗔的方式演唱,实在令人无法招架。杨小琳的另类演唱方式,据说已令各大发烧友的夫人提高警惕,群起封杀《禧乐》,严禁播放!
    书签: 杨小琳
    爵士乐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广大 听众的喜爱,同时也得到了音乐领域各界人士的认可。爵士乐以布鲁斯(Blues)和拉格泰姆(Ragtime)为源头,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已是异彩纷呈、百花齐放。 自从1917年第一张爵士唱片诞生以来,它便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30年代以前的早期爵士乐 、30 年代大乐队(Big Band)演奏的摇摆乐(Swing)、 40年代的比博普(Bebop)、 40 年代末的冷爵士(Cool Jazz)、 50年代的硬博普(Hard Bop) 、60 年代的自由爵士(Free Jazz) 、70 年代以后的摇滚爵士(Jazz-Rock),而后拉丁爵士(Latin Jazz) 、融合爵士(Fusion Jazz)… …一张张爵士唱片汇集成了一部爵士乐发展史。
    书签: 爵士 jazz
  • 1
  • ...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