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本还是电子:不是2012而是2018
申报 于 2011.09.04 10:30:19 | 源自:申江服务导报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40
随着电子阅读手段的不断丰富,习惯于电子阅读的人也越来越多。曾经就有人做出预测说,到2018年,全球电子书的销量将完全超越纸质印刷书。电子书的优势颇多,它轻巧便携,方便检索,还环保。诚然阅读电子书不能像看印刷书那样享受一种翻阅的体验,也没有纸墨的清香,但是如今电子阅读器在这些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改进,并且还在不断的改进当中。也有人认为,在这个忙碌的时代,电子书让人们又爱上,习惯上了阅读。

这所谓的预测让我想到了煮鸡蛋,可能大部分人对于一颗煮鸡蛋成熟的程度不会有太苛刻的要求,但就是有人,会在每天早餐的时间,插一根温度计到锅子里,小心翼翼做实验般地在恰当的时候投入鸡蛋,并且在恰当的时间捞出,分秒计较。在一颗鸡蛋上大做文章,也许有人会用挥霍与奢侈来形容。但事情就是这样,有人万分在意味蕾的体验,有人特别care自己的装扮。对于有些人来说,一本纸质版的好书,勾勾画画、看看停停,翻页间纸张油墨的香气,夹杂着某个下午阳光、咖啡的味道,就是场生活的盛宴,正如同那煮的刚刚好的鸡蛋。翻阅中,是对某种生活品味的坚持。

有人就是改不了一手书,一手笔,翻翻看看,勾勾画画的老习惯;逛书店碰到心仪的书,就打包回家,哪怕从此束之高阁不再问津也许是有些人最大的嗜好;早已不在网络上创作的安妮宝贝创办的杂志《大方》,第二期在万众期待中终于新鲜出炉,2018会不会是纸质书的2012,电子书与纸质书未来到底各自命运如何,也许真的很难说清楚。

  • 纸质书支持阵营——软软地摊开

    夜下的房子

    文/郭艳文

    “一个年轻女孩拿到一把金钥匙。在房间里,一盏灯点燃,在灯火中,有一张床,在床上,放了一本书,书里面有一只鸟,鸟儿哼着优美的旋律,带女孩翱翔在满天星斗的夜空中……”

    翻开《夜下的房子》(The house in the night),这本由美国诗人苏珊·玛丽·斯旺森和插图作家贝斯·克罗姆斯共同合作的绘本,那简洁素雅的诗歌,结合了一页页饱和的黑白插画,会不禁令你仿佛置身于黑夜的郊外——那起伏不平的山坡、郁郁葱葱的树木、曲曲折折的小道和错落有致的矮房在布满星辰的夜空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馨静谧。这样美妙的故事由一把小屋的钥匙开启,伴着鸟儿哼出的悠扬旋律,化作黑夜里的一盏长明灯,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让那里永远充满光明、温暖、爱和信仰。

    遥想儿时每一个入睡前的夜晚,母亲总会手捧一本彩色的儿童绘本倚靠在我的床边。屋内点着一盏柔和的床头灯,安抚我即将入眠的双眼。耳畔传来的是母亲轻声朗读诗歌或故事的声音,伴着一页页书本纸张所特有的香味,有如一首摇篮曲,很快便会把我哄入梦乡。

    童年离不开故事书,那是一本本彩色的绘本,封面或硬或软,尺寸可大可小,故事有长有短。翻开彩绘的书本,每一页都填满了饱和的彩色插画,通俗易懂的文字在画面的某一处浮现而出,与画面所要描述的内容紧密联系,相得益彰。

    往往,一本好的故事或诗歌绘本有抚慰人心和启迪人生的作用。图画总是给人以更多想象和伸展空间,各种年龄和阅历的人通过阅读所感悟到的东西也是截然不同的。纸本阅读的奇妙之处,在于当你翻阅图书的时候,纸张所散发出的那股淡雅的味道仿佛就是赋予你智慧和灵感的仙药,让你的思想与简洁的文字以及温馨的插图瞬间擦出火花。这样的感悟是如今电子阅读所无法体会到的。《夜下的房子》是一个儿童和成人都适合阅读的绘本。整首诗歌充满韵律,每一页以黑白刮画板插图的形式表现,用金盏黄突出月亮、钥匙、小鸟等影像,以制造光亮,很容易达到视觉冲击的效果。曾经,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絮佩里编写的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小王子》同样也是以插图和文字的表现形式叙述故事。《小王子》的插图在用色上要比《夜下的房子》更加多彩,绘画风格更为梦幻,文字表达也更为具象。

    不知在你心中,是否依然怀念着翻阅绘本的岁月?也许是在你牙牙学语的时候,你的母亲用温柔的语调读给你听;也许是在你少不更事的时候;又也许是在你已有些许人生感悟的时候……

    无可取代的纸本书

    文/李紫薇

    书评人毛尖说:在电子书挥戈往前的今天,一些优美的纸质书还真有堂·吉诃德的意思;但有些文字和有些人,注定是要活在纸面上的。

    数字出版的风潮来势汹汹,挑战纸本书地位。不少所谓的时髦书“在线阅读”方兴未艾,甚至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观念上纸本书的看法有人说,15年后,纸本书会消失。那么,网络出版真的会把纸本书送进博物馆吗?电子出版时代传统出版社将“下岗”?就拿这一阵风靡网络的畅销小说《底线.com》和国内悬疑大师蔡骏的最新力作《谋杀似水年华》来说,这两本书均为“网而优则印”的典范,即先是在网络上创下了超高下载阅读量,然后再经由传统出版社印刷并以纸本书形式出版的小说。

    刚刚过去的上海书展上,数字资源、电子图书等延续了近年来的发展势头,毫无疑问成为书展上的重头戏,——虽然如此,不难看出,纸本书依然是书展的主角,今后也绝非无路可走。可以说,假如没有了纸本书,电子书很可能唇亡齿寒。

    除了一些大型发行商推出的电子书阅读器外,还出现像苹果公司推出的iPad这样适合阅读电子书的平板电脑。各家出版社也是卯足了劲,纷纷在一些书展上展示各种迎合电子阅读的专业应用。在电子书出版方面,也不断有丰富的内容在推陈出新。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业界领军人物真的让电子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谁都无法回避,当我们在地铁上看到小年轻盯着小小的手机屏幕看网络小说或是在星巴克用iPad浏览杂志的时候,我们越发深信现代人是多么地依赖掌上阅读。相反,我们的耳边倒是经常听到很多书店身处困境或一个接一个悲壮地“倒掉”,为此甚至有人扬言要在微博上不断更新“独立书店每日讣闻”。

    但当我们稍微回顾一下书籍和阅读的历史,也许会发现另外一种情形。就如台湾著名作家、出版人唐诺所言:“在我们生下来的时候,书的形态就已经是那个样子了,但3000年前的书不是这样的,孔子当年用的是竹简。当年用纸来取代竹简,古人有没有感慨?肯定有。有没有人觉得,这是一个危险和灾难?也有。但有些东西,发明出来后就接近完美了,并不需要太大改良,比如筷子和刀子,很多东西都是这样,书本也是这样。”

    电子书也好,网络阅读也好,是用来读畅销的、速朽的作品,而阅读纸质书,是为你摩挲书皮的那种享受,是为了保存经典的作品。网络时代是讲究速度的,一切在飞奔,我想说,宁愿慢下来,慢下来乏翻翻手边的散文集,慢下来读读那些好玩的小说。

    纸质书,是种坚持

    文/Gustavo

    可能已经有无数的人描述过这样一副景象,在一个天气不错的下午,在一阵阵咖啡香气中,懒洋洋的窝在某个角落,一个人,一本书,悠闲的度过一段时光。这个下午可能是在春夏秋冬的任何一个季节,可以是咖啡,也可以是茶,可乐豆浆也都OK,角落的选择范围更加的丰富,不过绝大多数应该都还在地球上,不是一个人,两个或是三五成群也没问题,可能不是一本书,又或者有好多的书,状态也不一定就是悠闲。总之如果要在自己的日记,博客,空间等等写上这么一段,这就是个排列组合。

    让我想起小时候经常玩的一个游戏,游戏名称大概就叫作“时间地点人物”,三五个小伙伴围坐一圈,一个人在几张纸条上随便写下几个不同的时间,一个人写地点,一个人写人物,剩下的可以写事情和各种细节。写好之后,就是一场随机的排列组合了,每个人都分别在几个纸堆中各抽出一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要素齐全后念出来,结果经常是奇形怪状的,换句话说,那叫一个让人凌乱啊。

    一当年一同游戏的好友经常一块在一个天气不错的下午,窝在某一个角落,时间地点天气状况吃点啥喝点啥,全是排列组合,但书一定是有的,多半是小说,不是我俩只看小说,而是在这个情景中,我俩通常只看小说。不记得从哪天开始,好友手中翻翻停停的书,变成了一块Pad,时不时能听到好友感慨说,这电子阅读真是方便,不用扛着厚重的书,想看什么点几下就OK,书签标记功能也不赖,总之一字蔽之曰“赞”。电子书优点多多,甚至有人预测在不久之后的某年,传统的纸质书将彻底被电子书所取代。

    这所谓的预测让我想到了煮鸡蛋,可能大部分人对于一颗煮鸡蛋成熟的程度不会有太苛刻的要求,但是就是有人,会在每天早餐的时间,插一根温度计到锅子里,小心翼翼做实验般的在恰当的时候投入鸡蛋,并且在恰当的时间捞出,分秒计较。在一颗鸡蛋上大做文章,也许有人会用挥霍与奢侈来形容。但事情就是这样,有人万分在意味蕾的体验,有人特别care自己的装扮。对于有些人来说,一本纸质版的好书,勾勾画画、看看停停,翻页间纸张油墨的香气,夹杂着某个下午阳光、咖啡的味道,就是场生活的盛宴,正如同那煮的刚刚好的鸡蛋。

    有人坚持某一款香味独特的雪茄,有人坚持一个贴心的老餐厅,有人坚持一件口袋特殊设计的外套。对于纸质书的坚持,也许就是对于某种生活品味的坚持。

    电子书支持阵营:无限可能性

    电子书:无限可能

    文/白杨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书左右,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通过同一个页面联络到更多的朋友……陈奕迅的《十年》经过改编后可以用来形容我们和电子书的关系:十年前,我们和电子书形同陌路,今天的十年后,我们和电子书熟悉、亲切、并通过它向具有同样兴趣的朋友互致问候,web2.0的互动优势超越了纸本的平面时代,让我们在阅读时不再孤单。

    现在,不仅有大批的已完成作品在网上形成文库,而且随着网友自发发帖的发展,大量的未完成作品一点点上传到网上,就如在互联网之前就有的报刊连载一样,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追随。当然,网上的作品不像报刊那样固定篇幅每期连载,有的是写到半截就“太监”了,但要么我们随即找到新坑,甚至埋怨作者坑品太差,即使有的小说网站禁止催稿也要轻轻地催一催;要么一边看新坑一边给作者“撒花”写长评鼓励并耐心等待。

    自从有了网络连载,就不断有坑等着我们跳下去、陷进去、耗在那里、眼巴巴地看着、盼着、痛恨着、纠结着……我们为什么会心甘情愿的一再上钩呢?为什么不肯放弃这种钓得我们心痛的阅读习惯回归原有的纸本呢?这是因为电子书的阅读快感不可复制:电子书的内容往往比纸本更具想象力,它集结了一批专为电子而创作的人,即使出版,也只是电子的延续。

    最初的电子书多是用专用的阅读器阅读,有的则是通过手机阅读,那么读起来字小、页面小,很费劲;可是,现在,手机和其他专门的电子阅读设备都设计得屏幕更宽、更适宜阅读,而且轻巧便携,可以几本书跳着读;如果边聊天边看小说,别人还以为你看手机,不会觉得不尊重,这让我们能够最大程度地及时跟进作者的更新。而且,电子书比纸本便宜得多,有大量免费的作品能够使我们不必大热天、下雨天跑去书店又查找又付款的麻烦多多,电子书只要一键搜索就能直达目的,还能提供相似选择和推荐选择。而就着眼于未来来看,电子书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它比已经流传许多年的纸本具有更多发展空间,它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我们还在拭目以待。

    电子阅读已是时代宿命

    文/小远

    初到美国生活,波士顿是个不错的选择,公共交通便捷,拥有全美最大的公共图书馆,文艺复兴式的罗马宫殿外形,被誉为“人民的宫殿”。西方早期的图书馆是会员制的,朗读会是绅士文化的仪式。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最早出现在英国,与工业化城市的勃发联袂登场。城市吸引大批移民涌入,中下阶层对知识的渴求和执政者于教化的需要,促成图书馆铺下台阶,面向所有人免费开放。许多原来只能在咖啡馆里看看报纸的民众——请原谅咖啡馆从来就不是一个多优雅的地方——需要穿着整洁,屏声静气进入书籍的殿堂,练习与陌生人坐在一起,阅读被选择和分类好的书籍。波士顿图书馆是全美最早开放的,选址就一定要在市中心,气氛要典雅可以训练审美,几经扩建费尽了心思,但在今天也如华尔街一样更多成为景点,是游客、穷学生和流浪者的歇脚点。

    有几天波士顿特别热,这个动辄大雪封城的地方家家户户很少装空调,索性躲进图书馆,办张卡,就能一次借阅最多75本图书,还获赠4G的电子流量。图书馆网站上馆藏没有的资料都有电子版,自由下载,由1和0编制出的讯息不会载有灰尘、螨虫和他人的指印,便捷而安全。拿张馆内地图四处乱逛,人气最旺的是电子阅览室,每台电脑一个id只能用15分钟还是人满为患。一楼的fiction(小说)区布满炫目的装帧,也分不清楚哪一本更值得看。只有“政府资料馆”的读者表情最为认真,仔细地查阅各色文件,用自助的方式力求获得法律协助。我也是游客,不想花半月时间纠缠于哪一个情节或论说,电视一代脑中的任何概念都与特定画面相连,没有背景音乐的时候就会发慌,商家媒体人也惯着我,知我花钱不经大脑,就连《红楼梦》也肯出有声的阅读版给我放在手机上听,足以打发碎片化的时间。所以躲在图书馆,首选就是去杂志区,翻看眼前的、五光十色的东西。可怜就是这个决定,害得自己上上下下爬了多少遍楼,还丢了回脸。

    循着图示找了好久未果,求助咨询处的工作人员,第一个问到的白人阿姨一脸迷惑,再三确认我要的是杂志什么的才指向我去往一个很偏僻的角落,说那里有一个咨询台,可以跟他们要杂志。我也疑惑,就顺着走,到了二楼最里面的咨询台,布置上好像博物馆或者音乐厅门口的存包台,根本不见想象中满架子的各色杂志,谁说美国是传媒大国来者,再怎么《时代》、《纽约客》总归有一两本装装门面吧,没有。怯生生拿出用护照办的临时卡,说“我要看杂志”,服务的亚裔老先生一脸严肃。“你要哪本杂志?”“我就要看杂志,难道没有一个专门的杂志阅览室有好多杂志可以看?”

    老先生忍无可忍,对我这不成器的突然开了国语,嚷了起来:“现在哪还有杂志,都上网啦,跑到这里瞎闹什么!”

    半个月以来第一次突然听到国语,吓得半天没有说得出话来……

    纸本书与电子阅读

    文/傅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古至今,读书一直是人们获取知识最直接、最科学的方法。阅历万卷书者,必是一身才气的人!但是科学发展至今,“电子阅读”正悄悄取代“纸本书”的地位。

    虽然电子阅读器没有古人所谓的书香气,也没有纸张掠过指尖的爽滑感觉。可是“万卷书”的知识量如今已完全可以被一台小小的电子书所容纳。两者相比之下,明显能看出差别。“电子书”可以说在各个方面都远远超过“纸本书”。

    大量的“纸本书”不仅沉重不易携带,并且收藏起来极耗费空间,而“电子书”则可以跟着主人遨游四方,随手即可放入口袋、 “电子书”包袱。 在知识量上也毫不示弱,别看他身躯狭小但却可以装下几个图书馆的知识,并且可以根据喜好随意修改字体、颜色、大小。 “纸本书”相对 的生硬,电子书”“ 更加人性化了。“纸本书”对资源的浪费也是显而易见的。纸张对木头的消耗是很大的,许多书都是读过就扔,完全浪费了这些资源。再让我们看看“电子书”,想看什么就下载什么,不想看了就点击“删除”,简单并且环保,我们又何乐不为呢?

    并在功能上,“电子书”还可以听音乐、看电影在学习的同时更是为人们的生活涂上了鲜艳的色彩。有益身心解除疲劳。电子书的价格也是可以接受的,有了它就可以一劳永逸,捧着它一样能不出家门而知天下事! 但在主流社会,纸本书的地位完全无可动摇。学生的课本,报刊,杂志无不是纸本。所以“电子阅读”想要取代“纸本书”也是需要时间的,可是这个趋势无法避免。现在的90后、00后都有着与生俱来的本能——操控电子产品。电脑、手机、音乐播放器这些看似复杂的机器他们无需看说明书,立刻被他们“手到擒来”。未来终将属于年轻人,他们必定会将电子阅读发扬光大!

    是的,阅读纸本书只是一种习惯。当你渐渐熟悉了电子阅读给你的快速便捷时,你一定会喜欢上它的!

    • 对于纸本书和电子书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栏畅所欲言!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221.232.***.***
    221.232.***.***
    纸书当然不会消失,但是会没落。支持纸书的想象竹简是如何取代了甲骨文,纸书又是如何取代了竹简的吧,先进的东西终将取代落后的东西。
    发表于2011.11.04 21:41:58
    19
    115.085.235.***
    115.085.235.***
    18
    124.129.***.***
    124.129.***.***
    正儿八经看书听音乐,还是花钱买实体书和 CD的时候。现在,这两样东西仅仅是塞手机里出门路上打发时间。
    发表于2011.09.13 22:15:47
    17
    058.019.***.***
    058.019.***.***
    现在人类社会中流通的文字99.9999%都是电脑打印的,那么,钢笔和书法消亡了吗?

    没有

    同样道理,虽然信息数字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只要世上还有人在写字,纸质书就不会消亡
    发表于2011.09.05 21:32:57
    15
    059.037.***.***
    059.037.***.***
    我是一个喜欢听音乐的人。从CD到MD到MP3到APE又回归到CD。
    我想说。我不是一个守旧的人,我喜欢新玩意。所以很早就接触MP3 到现在的无损。
    但是这种触摸不到的东西太没有实感了。
    有人会说你听的是音乐又不是它的载体。
    没错。是听的音乐。十几G的音乐。就像2楼说的图书馆一样!
    但是,但是,这么大量的音乐,这种没实体的音乐,听都听不完,摸不到CD壳,摸不到CD碟。
    大脑的记忆力一点触感的记忆都没有,感觉很不好。让我听音乐听到后面觉得很累。太快餐了!整个人都浮躁,奢侈起来。听开头不感觉,快进快进快进!反正歌多着听不完,根本就静不下心来听。我觉得现在电子书也一样,有几个人一本书看好几遍的?有吗?
    我现在又回归到CD碟。一张能静下听有空就听几首,很多遍。听着歌,翻翻歌本,摆弄一下CD。很久以前听歌的感觉又回来了。
    书,就如歌。快餐如流行歌的。用电子书,手机看看就过了。好书如经典交响的,要买实体,一遍一遍的品! ——详细阅读
    发表于2011.09.05 09:54:28
    14
    218.240.045.***
    218.240.045.***
    发表于2011.09.05 09:52:52
    13
    03
    认领11楼
    发表于2011.09.05 09:47:33
    12
    218.240.***.***
    218.240.***.***
    电纸书更环保,使用更廉价,不需要实体物流,数据更新速度快,利于保存,并且可以开发诸如动画、互动等后期功能,加上使用的便捷性,不论你愿不愿意,这都是大势所趋。
    目前唯一障碍电纸书发展的就是 数据的版权问题,电子数据太容易盗版,较难进行版权保护。如果这个问题得以解决,电纸书取代实体书是很容易的事。在这方面,完善并准确执行的版权保护法律起到重中之重,在在天朝法制大环境下,电纸书想取代纸质书还比较困难。
    发表于2011.09.05 09:43:01
    11
    218.066.008.***
    218.066.008.***
    发表于2011.09.05 08:50:25
    10
    03
    我将之称为:文明的更迭
    发表于2011.09.05 04:12:48
    9
    061.236.219.***
    061.236.219.***
    发表于2011.09.04 16:33:04
    7
    03
    纸质媒体对应的阅读体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教育的记忆和培养。所以等待哪一天出现的电子书本成为教材时,估计两者的快速替换才会成为可能。正如胶片机和电子相机之间的竞争,应该是类似的。
    发表于2011.09.04 16:28:44
    6
    123.089.***.***
    123.089.***.***
    纸质书,永远的书,沉静而安祥!不管世界如何喧嚣,不管科技如何进步,不管人心如何浮躁,泛黄的纸质书,依然是人类精神的归宿,心灵的寓所!
    发表于2011.09.04 14:14:16
    4
    03
    完全同意一楼
    发表于2011.09.04 12:01:00
    3
    123.126.***.***
    123.126.***.***
    在信息量大增的时代 电子书籍会更方便快捷 报纸什么的 一下载就得到了 而且 我们看书注重的是 内容
    但是 电子书缺点就是 不是实体 不能收藏 对于爱书人士 是杯具
    纸质书携带不便 设想一下 一图书馆的书 也许一个硬盘就装得完了
    现在 数字音乐将逐渐取代cd 就像cd 取代 黑胶唱片
    即使音质再好 人们也会注重音乐本身
    岩田聪却表示:要看到数字下载普及,需要至少再等待20年(这是游戏界)
    但是他并不否认 数字下载会取代游戏店贩卖的游戏
    电子书的命运 也会一样
    ——详细阅读
    发表于2011.09.04 11:57:05
    2
    183.013.***.***
    183.013.***.***
    电子书替代纸质书是一种必然趋势,但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一天,电子书会取代今天的纸质书成为主流。
    发表于2011.09.04 11:11:12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1912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