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的节日地理
魏小石 于 2011.09.10 16:42:47 | 源自:小石的民歌笔记博客 | 版权:转载 | 平均/总评分:10.00/10
  • 编者按:据媒体报道,从中国最早的音乐节迷笛音乐节开始,国内的音乐节数量年年递增,到2010年至少有50场至70场音乐节。据某些业内人士计算,目前至少有100个国内音乐节,甚至可能更多。但很显然,国内音乐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还很多,之前本站转载的两篇文章(《音乐节,节在哪? 》[作者:孙孟晋 ] 以及《音乐节,下一个艺术泡沫? 》[作者:孙孟晋 ] )对此有比较深入的分析。而《音乐节的节日地理》这篇文章的作者魏小石,则有着丰富的行走经历,在不同国家参与过形式多样的音乐节,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国外音乐节许多有趣的细节,其中一些或许值得国内音乐节借鉴。

九月,是一年里听户外音乐节的最后时机了。过了十月,职业音乐家们就纷纷扎进录音棚,而少有参加音乐节的机会了。音乐节文化,虽然这种现代重型消费体验对多数中国人来说还相对陌生,但随着这两年国内音乐节遍地开花,究竟该如何体验一次音乐节,我们是时候做些功课了。除了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对音乐的热爱之外,不妨再多一份文化地理的心态去参与,在节日特有的时间和空间中去徜徉。如果只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去感受音乐节的话,必定会错过许多细节和情境。

●音乐节地理:时空再造

每个节日都有它的特性。比如春节,人们都会去逛庙会;端午,百江翻腾赛龙舟……这时,我们在塑造的就是一种节日的文化地理。这种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理概念是截然不同的。对于熟悉的风景,在节日中我们可能会有另一种理解,另一番感想。可以说,节日将人们对一个地方的体验“节日化”了。在音乐节中,同样存在着一套节日的文化地理。

如果用一种民俗学的语言来解释“节日地理”,可以说,节日是对时间和空间的再造。在音乐节里,时间和空间仿佛都被压缩了。在这里你能看到一段时间内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音乐缩影。由于地点的不同,因节日而成的时空感被关联起来。这些被关联的地点,每一个也都有其独特的时空意义:有的庄重,有的随意,有的疯狂,有的隐晦,充满了不同的文化色调。这时,我们看到的音乐节就像是一个涌动血脉的肌体。

●官方办公室:庄重的大客厅

每次参加音乐节,只要不是因为迟到而要匆匆赶去某个现场,我首先去的地方一定是音乐节官方办公室。这里有参与音乐节最齐全的资料——各个舞台日程表、地图等。音乐节很大,了解方位和时程安排尤其重要。2011年的蒙特利尔国际爵士节,官方办公室还设置了沙龙空间,以及提供票务Package,包括Jazz、Getaway、Train、Travel等不同的主题套票。此外,这里还出售书籍、CD、纪念品等。不过,购买多是在观演结束后。当我们被某位乐手或歌者所打动,不妨再绕回到官方办公室去选购。这样至少能做到心中有数,面对一大堆官方推荐,能有个判断。

官方办公室就像是一个庄重的大客厅。有时,在音乐节各个舞台蹦跶了一整天,在演出间隙回归到这样一个官方的氛围中,能让人再度回顾我们身在何处,并调整自己的心态到一种“归零”的状态。另外,对音乐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兴许可以在这里找到音乐节历史、参演者的传记等资料。

当然,在这个人人都微博的年代,这些信息从Twitter上也能链接到。

●小舞台:安逸的小茶馆

一般音乐节都有多个舞台。有的音乐节设置的舞台是根据音乐风格而成的,有的则完全根据规模的大小。建议白天先在中小规模的舞台里待上半天,这可以让你充分欣赏到音乐的细节,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近距离观看音乐家表演。

小舞台通常还是主办方举办研习会(workshop)的地方。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场所,能让人慢慢品尝属于自己的音乐时间。只要不是流行音乐节,大多数专项音乐节(比如民间音乐节、爵士音乐节等)都会开设乐器研习会。这类研习会当然不是为了教人们乐器的基本技巧,而是教你如何提升演奏的意境。换句话说,通过面对面的形式,它教人们的是一种审美。这些研习会的老师通常都是某个乐器领域的大师。在听遍了他们演奏大舞台的惊艳之后,在这种研习会里听他们讲音乐,也是一件惬意的事。

在小舞台中,还有一类是专门为特殊人群设置的,如儿童、残障人士、词曲作者等。比如莲花世界音乐节每年都会为公众举办两场免费露天演出,地点就在城中心的一个花园里,目的是办一场老少皆宜的音乐会,这样能避免让音乐节流落为那些喜爱雷鬼、Funk、Hard Rock的年轻人们狂欢的场所。到了周日,莲花音乐节也会专门安排了一场教堂音乐会,请职业音乐家义务为做礼拜的人们演奏。在这里听听远道而来音乐家演奏圣歌是一种幸福。因此,在眼花缭乱的演出日程安排中,多注意这些特殊置办的小舞台,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亮点。

这样的小舞台,在音乐节的文化地理中算是很具有人文关怀的一类,就像城市人生活中的茶馆,充满了各种生活的气息——有舞台但不躁动。

●大舞台:夜晚全景脉动

音乐节的白天建议别在大型舞台待着。试想,如果把你扔在一个类似工人体育场的地方,大白天的,就算是大明星的正式演出,也感觉像是在彩排的空旷现场。但是,到了晚上就不一样了。我个人非常偏爱在傍晚时光临大舞台,那时,在开阔的场地中边听音乐边等待夜空出现,十分享受。无论你听到的是大明星还是小明星的演出,那种氛围都会首先将你感染。而且,在傍晚,虽然舞台边人们的舞蹈只是零零散散的,但却能让你清晰看到这些爱乐人的身体线条与音乐的交融。

大多数露天音乐节都会用午夜的大舞台来收场。这时,夜已过半,音乐节已经到了群舞的时候。尤其是在世界音乐节里,当融合式的舞蹈乐队出现的时候,人们就要开始舞动身体了。和你平时跳舞的夜店迪厅不同,人们在这里跳舞完全是种本能的热爱,你所体会到的音乐质感来自于音乐家和听众的存在。台上乐手的每一次舞动乐器,台下观众的每一次穿行,都会让你充分体会这个文化空间的存在。

总之,夜晚的大舞台就像是城市广场的心脏,它带动着全城的节奏。而它的节奏即是人们的全景脉动。

●行走礼:致敬音乐节

任何文化都有其致敬的方式,音乐节里,人们致敬的方式便是行走。看看1969年Woodstock音乐节的纪录片:从一开始就记录了人们行走的画面——行走进入场地,行走去河边游戏,行走着展示“爱与和平”的标识,行走着和陌生人一起组成壮观的人墙。仿佛,行走带来的画面感是人们记住音乐节的惟一方式。

在一些城市音乐节中,举办场地往往就在我们最熟悉的地方。那些熟悉的街景是如何融入到音乐节地理之中的呢?城市街区的咖啡馆商人自然不会错过这个靠音乐节挣钱的好机会。在咖啡馆里,聚集的都是爱乐人。爱乐人在喧闹。一般的咖啡馆并不提供酒精饮料,但音乐节是个特例。这时,咖啡馆的存在就像是行走的驿站,而街头站立的艺术家,还有穿行而过的文艺青年们,像蚂蚁一样在路过中交换着意识。

行走礼,当然要和文艺青年们一同完成。比如莲花世界音乐节里,每年都会举办一个环城大游行,邀请当年最受欢迎的一支民族乐队带着游行队伍边奏边走。这样的乐队,一般是有着强大打击乐阵容的鼓队,有西非风格的,也有印度南亚风格的。这通常是音乐节最热闹的时候。这样的鼓队,像是注入音乐节躯体的兴奋剂。

行走途中,风景便是音乐。街头表演的,是来自非官方邀请的音乐家们。我曾在音乐节的街头遇到过两只不同的弦乐队在表演——一支是来自芬兰的Frogg乐队,另一支则是美国本地的无名乐队。两支乐队几乎用着同样的乐器——吉他、贝司、曼陀林、小提琴——但演奏的风格截然不同。北欧弦乐队的舞曲几乎都是2拍的,也就是类似“咚哒咚哒”的舞曲节奏;而美国人的节奏则是4拍子的,也就是摇头晃脑的休闲节奏。想象一下吧,一边是波尔卡的快速舞曲,一边是喝啤酒摆手的满摇曲子。这种强烈的对比,也就像是北美的城市风景——有古朴民间的一面,也有着现代慵懒的一面。最让人回味的是,他们还居然都是弦乐队,同源同戚。当然,街头艺术家们也常常青睐于将非洲的Djembe和土耳其的肚皮舞音乐搬上街头。音乐节的街头,大概就像是身体的血脉,有跳动的动脉,也有无数安静的毛细血管。

如果是在一些开阔地举办音乐节、容许露营的话,在露营区行走则是一段和爱乐人不期而遇的过程。2004年,我人生第一次参加户外音乐节,就是这样一次经历。美国堪萨斯州的温菲尔德音乐节,露营的地区足有方圆3英里,扎了3万多人。我们将车开到了一个营地后驻扎下来,每个小营地也都是按照不同音乐喜好而聚集的。其中很多人是在20多年前就确定了营地的归属感,有的甚至是从父辈那里继承下来这个习惯的。同一个营地的人们当然会在晚上聚集,拿出乐器,一起演奏。爵士和乡村音乐都是强调Standards(标准曲目)的音乐门类。因此,人们可以即兴演奏大家都熟悉的曲目。离开自己的营地,去偌大的露营区闲逛串营也是件很惬意的事。你可以带着乐器,遇到想一起玩即兴的朋友就奏几曲;如果没有乐器,带着耳朵和酒也是不错的选择。在夜晚的营地主公路上,放眼望去,尽是扎堆在一起唱歌弹琴的人们。在这里,我还偶遇过几位白天在舞台上见到的音乐家,他们也在夜里和人们共同演奏。夜晚的行走礼,算是为自己的音乐节体验做一次拔罐按摩吧。

请评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9.059.228.***
119.059.228.***
发表于2011.09.10 23:56:01
2
03
发表于2011.09.10 23:49:33
1
提示
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1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回复
验证码
3404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
表情
正文